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3章 輸麻了,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遂於河北七戰七捷。”

再加上韓信的例子,還不足以說明問題麼?

在鄧禹看來,他也是項羽、韓信一樣的用兵高手,給手下人鼓勁:“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如此必能勝魏!”

隨著魏軍逼近到五里開外,改縱隊為橫隊,漢軍就算想跑也沒機會了,校尉們無可奈何之下,這才答應試試,各自回部曲整軍列陣,分為左中右三部,鄧禹自將中軍。剛開始時,被逼到絕路的漢軍確實卯足了勁,他們依然記得前幾日勝利的滋味,士氣稍有恢復。

然而,岑彭卻偏不急著來攻,只帶著兩萬人在數里外圍定,就讓士卒坐下來休憩,在陣後甚至還生氣了縷縷炊煙。

雨後的夏日火辣,下午日昳剛過,水分蒸騰,使得江漢之濱恍如一個大桑拿室,一刻後,連站在車蓋陰影下的鄧禹都滿頭大汗。

他計程車兵們就更難熬了,臉上滿是曬乾的鹽粒,個個嘴唇龜裂,剛才還算嚴整的陣列變得東倒西歪,有人前幾天大雨沒病,今日卻中暑倒下,畢竟空腹跑了二十里路,早撐不住了,更有開小差去喝水的,導致行伍一團亂,再這樣熬下去,全無輜重的漢軍勢必先撐不住。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能再等了,必須主動出擊!”

鄧禹看在眼裡急在心中,遂下了決心。

在勒令軍法官斬殺幾個亂行跑去飲水計程車兵後,隨著隆隆戰鼓敲響,漢軍陣列緩緩向前移動,朝數里外的魏軍走去!

……

魏軍陣列中,有一輛高達兩丈的望車,岑彭正站在上頭,手持千里鏡觀察漢軍一舉一動,一邊下達著命令。

第五倫真是給他送來了一件利器啊,曾經遙遠模糊的敵人軍容,如今清晰在目,漢軍哪個部分最整齊,哪一部曲腳步雜亂,皆一目瞭然。

岑彭甚至比鄧禹更早發現了漢軍中的異動:漢軍右翼,也就是偏北方的幾千人,在行進過程中,卻開始一點點與中軍脫節。

岑彭看到,位於最靠背的一個曲千餘人,其腳步變慢了,故意讓友軍走到了前頭,他們的方向也變了,開始越發往北偏移。

最初,岑彭還以為這是鄧禹的戰術,但看著看著,嘴角卻露出了笑。

“果然,漢軍,也不是鐵板一塊,圍三闕一,奏效了!”

直到這時候,鄧禹才驚覺右翼的狀況,但不等他派人去質問,最靠北的那位曲長,竟帶隊開始陡然加速,狂奔起來,往北邊不見敵蹤的方向跑去。

這是臨陣潰逃啊!

此舉引發了一連串的反應,右翼剩下的兩千漢軍一扭頭,發現袍澤溜了,他們猶豫片刻後,也爆發了以屯為單位的大逃亡,校尉、曲長努力制止亦不能控制,導致整個右翼轟然大亂!

鄧禹還是吃了資歷太淺、帶兵時機太短的虧,再加上他士族子弟、太學高材生的身份作祟,也沒做到與士卒同苦,兵油子們在馮異、馬武這種宿將麾下,或許還能豁出去死鬥,為鄧禹賣命?還是算了吧!跑起來毫無愧疚。

而岑彭也抓住了這個時機,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隨著巨鼓敲響,號角與嗩吶齊鳴。原本還坐在地上的魏軍也赫然起身,向前邁進,他們中也多有沒打過仗的南陽新兵,原本心存忐忑,如今聽前排說“漢軍自行潰逃”,頓時精神了起來。

乾巴巴的嘴裡有唾沫了,手中的矛也握得緊了,遂一陣接一陣魚貫而出,踩著地上的積水,朝進退維谷的漢軍,發動了進攻!

“將漢兵趕下河餵魚!”

……

鄧禹從小就是聖童,追隨劉秀後多了對兵略的興趣,他能站在劉秀面前,將天下戰爭形勢分析得頭頭是道,清晰地點明漢魏爭雄的關鍵點。

他也能將最經典的《吳孫子》一字不差背出來,對古代的戰例軍爭爛熟於心。

然而,那些兵書卻從來沒教過他,在上萬大軍轟然崩潰時,要如何才能挽回敗局?

潰敗並非一瞬間發生,而是持續了很長時間,某個貪生怕死,心存僥倖的曲長的逃跑,導致右翼的崩塌,在漢軍衝過來時,已經缺員大半的右翼幾乎沒做出像樣的抵抗,就徹底敗了。

接下來是中軍和左軍,他們被猛然衝擊的魏軍前鋒切斷,分割開來,只能各自為戰。

這下,漢軍當真陷入絕境,鄧禹麾下的中軍還有不少戰鬥力,仍在“報效君王”“大漢萬歲”的呼聲中勉勵反擊。

但最讓鄧禹驚恐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武功秘籍到武俠世界

堅強的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