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3章 齊卸甲,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油只是個小縣城,守了幾天後就淪陷了,阿雲任由中途加入的氐兵大掠縣城,甚至慫恿他們繼續深入,到廣漢郡首府梓潼附近大鬧一場,那邊比江油更加富裕。

而他自己,則帶著氐兵蹲在縣倉吃飽喝足,攜帶五日之糧,悄然離開江油,繞離蜀軍後隊、輜重雲集的梓潼,向東北方兩百里外的大小劍山走去。成家以大司馬延岑為帥,在那裡集結了整整五萬人,與馬援的兵力相當……

雖然第五倫安排馬援、岑彭兩面包夾蜀中,但二位大將軍地位相當,各領一軍,隱隱有競爭之意。加上劍門、江州隔絕數百里,長途溝通不便,他們其實是各自為戰的狀態。所以馬援不能眼巴巴指望岑彭策應,他寧可相信已證明過能力的阿雲。

阿雲的任務,就是以奇兵衝其腹心,迫使延岑聞訊後分兵去救梓潼、江油,同時他再從後方襲擾劍門蜀軍,配合馬援攻破這座公孫述新修的險塞!

若能得手,阿雲估計,他的功勞,都能越過子爵,直接封“伯”了!

然而奇怪的是,江油失守、梓潼遭到西蜀氐部襲擾、成都也一日三驚,告急的驛騎往來不絕。但從江油到劍門的路上,阿雲卻根本看不到回援勤王的蜀軍,延岑這是幾個意思?

直到到第三天時,阿雲等人已能看見巍峨如劍的峻嶺,才遇到了第一支軍隊,竟不是打著白帝旗的蜀軍,反是馬援的前鋒騎從!

“雲校尉來晚一步,蜀軍降了。”

“啊!?”阿雲這才知道,他費盡辛苦繞道陰平,卻是出力多而見效少,相當於白跑一趟,怎麼就降了呢?延岑可有五萬人啊!難道因為馬援所向無敵,就不敢和他打一仗?

魏軍騎從開心地告訴阿雲:“那延岑早被大行令策反。”

“延岑剛到大小劍山,就將效忠公孫述的將軍們綁起來殺了,又將公孫述所賜金餅、銀餅發給中層校尉們,帶著麾下五萬之眾齊齊卸甲,如今劍門大開,驃騎大將軍就在後頭!”

……

延岑不戰而降,這訊息對在成都等待“虜死劍下”的公孫述而言,無異於晴天霹靂。

“朕常以延岑為社稷之臣,如今必為蜀人所笑。原來他才是最大的賊虜,當族,當族!”

但延岑的妻兒早在漢中被破時就“亡於亂軍之中”,如今想來,要麼是送去魏國,要麼藏匿巴郡某地,這延岑通魏已久啊!

公孫述幾乎氣得吐血,當初延岑力主同魏國鬥爭到底的時候,還大言不慚地對公孫述說:“陛下,男兒應當在死中求生,怎能坐著等死呢!”

延岑說的是實話,他確實是不肯坐等覆死呢!一路小跑去投降馬援了,還附帶公孫述幾乎所有軍隊,以及公孫皇帝小氣吧啦存了十幾年的黃金和朱提白銀,雖然數量遠不如第五倫,但也已是蜀中壓箱底的財富,一夜之間,通通資敵。

更要命的是,劍門洞開,馬援裹挾投降蜀兵,十萬之眾迅速南下,前鋒騎兵,已經越過梓潼,抵達成都北門戶綿竹!兵鋒將入成都百里之內!

而公孫述這時候想調兵回防已經來不及了:還有兩萬人在廣漢縣、一萬人在資中,都用於防備岑彭。成都只剩下宮衛千餘,衛尉兵數千,或許徵發百姓,所有男丁都上城牆,能得萬餘……

這時候,丞相李熊再度力勸公孫述,重提“南狩”之策。

“陛下,秦末時,若子嬰及時南狩,入漢中、巴蜀,或許還有希望復興秦朝。”

但公孫述已完全喪失期冀,陷入了絕望的泥潭,他喃喃說道:“當初長安被第五倫攻破時,王莽南狩奔逃,結果如何?”

他看著手裡的傳國玉璽,這東西,最後不是落到自己手裡了麼?而王莽則流浪多年後,屈辱地被第五倫押回長安,當眾在斷頭臺上砍了腦袋,步了商紂後塵。

類似的例子太多了,七國之亂時,吳軍敗局已定,吳王劉濞和他手下壯士連夜逃走,渡江遁于丹徒,再流竄東越。後來卻在朝廷利誘下,反被東越王砍了頭顱,派一傳車飛送景帝,老劉濞驕橫幾十年,結局卻為天下笑。

公孫述自詡是這亂世中的豪傑,這才能和第五倫鬥到接近終局,不想這樣狼狽。

李熊咚咚稽首,涕淚交加,苦勸公孫,公孫述嘆息一聲,將丞相扶起來。

“太子在資中監軍,丞相速去與之匯合。”

李熊糊塗了:“陛下之意是,調太子及資中軍回來勤王?”

公孫述搖頭:“不必北來,汝等速速南下!”

“那陛下呢?”李熊大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