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賢哉!”

“三位先祖乃是兄弟外禦其侮的典範,值得後輩效仿,他們相繼戰死別離開,今日共祭一處,三王泉下有知,必當大感欣慰。”

這話不是亂說,聽族中老人講述,三田在秦末楚漢的時候,當真是前赴後繼,在齊地跟項羽、劉邦死扛到底。只是遇上了淮陰侯韓信,就被橫掃了。

韓信啊,第五倫在某遊戲玩過,確實很跳,輸給這樣的天才,不丟人。

這樣一來,臨渠鄉諸第聯合的歷史傳承都找好了,各家都十分滿意。

至此名正言順,第五倫穿越伊始,統合各族合為一宗的小目標已實現。

只花了五個月時間。

但不能停下啊,是時候給自己定箇中目標了:趕在天下大亂前,將長陵縣,乃至整個列尉郡變為禁臠!

除了先祖,臘日還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土地肥沃,昆蟲不作,災害不生,第五倫又帶領眾人以豚酒祭灶神。

祭祀完畢,夕食將至,各族家主其樂融融,表明上親如一家。來自各里閭的什長、伍長們也同席雜坐,談笑宴宴,他們的孩子則到處跑著玩耍。孩童不懂得今日的意義,只覺得今年臘祭比往常熱鬧許多倍。

這場面,讓在庖廚裡做打雜小弟的張魚、朱弟十分羨慕。

他們已經很久不知家庭為何物了,這幾日在第五里漸漸有了點歸屬感,但畢竟是外人,張魚甚至低頭問朱弟:“要不要請求宗主,讓吾等也姓第五?”

第五魚、第五弟麼?朱弟卻搖了搖頭。

而席間,第四鹹得以坐在宗主身旁,彰顯了他的地位,不免有些得意。

“宗主先前不是讓我家遊商去往河東等地時,多探聽關東訊息麼。”

第四鹹沒讓第五倫失望,過去數月,已經幫他打聽到幾起動亂。

比如前年,臨淮瓜田儀等為盜賊,在揚州會稽郡聚眾,久久不能平息。

鬧得最大的則是徐州,琅琊女子呂母的兒子被縣宰冤殺,呂母為了給兒子報仇,散盡家財,購買兵弩,暗中招募縣中貧困少年,得百餘人。然後這位女豪傑就帶著他們攻打海曲縣,殺了縣宰。接著呂母引兵入海,和官府玩起兩棲作戰,已聚眾萬數,天下聞名。

而南方的荊州也不安定,因為六筦之禁,雲夢漢水漁民們受到嚴苛盤剝,加上連年久旱,百姓飢窮,故為盜賊,聚集在江夏綠林山,勢頭也不小。

“而今聽人傳言,去歲下半年,東方又出事了。”

第四鹹嚥下一塊切好的臘鵝,吮了下指頭:“還是徐州,當地百姓因饑饉相聚,抄掠縣鄉,也聚集了萬餘盜寇,青徐郡國兵擊之,不能克。”

又多了一波,第五倫不喜歡盜賊這的稱呼,就是農民起義,頷首道:“可知舉事者叫什麼?”

“只聽說為首的人,叫樊崇!”

……

臘日之時,朝廷官方也有祭祀活動,地點在太學附近的“明堂”。

明堂乃三雍之一,是王莽當安漢公時最大的政績。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黃瓦為蓋,周圍通水,環繞宮垣,又修築了複道跨過環水,這座橋被稱之為“崑崙”,皇帝帶著群臣從西南入。

明堂中祭祀的,是新朝將殷周“天帝”和漢代“太一”結合後造出的至高神:“皇天太一上帝”!

皇帝王莽自己進去和太一對話,群臣等在明堂之外,都穿禮服,頭上戴著新穎的“麟韋之弁”,今天不能披裘,他們在寒風裡凍得直哆嗦。

未等多時,從裡及外,聲勢浩大的樂府官們就奏響了修訂數年終於完成的《新樂》。

身為國師元士,隗囂也在隊伍末列,聽後暗暗搖頭:“清厲而哀,非興國之聲也,也不知桓君山這掌樂大夫是怎麼編的。”

制樂是桓譚的本職工作,畢竟他家祖上就是漢朝太樂令,但以隗囂對桓譚的瞭解,覺得這廝說不定會在獻給皇帝的《新樂》裡,故意加些諷喻之音,也不知皇帝聽出來沒。

比起祭祀,朝臣們更關心的是年前來自東方的急報:徐州賊不止樊崇,還有一位力子都,部眾也有萬餘。

現在的情況是,呂母轉戰海岱,也就是楚漢時田橫避難的海島地區,讓官府難以捕捉;樊崇帶著人沿著沂蒙山向泰山移動;力子都則在徐州北部幾個郡打轉。

三股“大盜”肆虐下,徐州已經一團糟,朝臣都期盼朝廷快點拿出舉措來,究竟是剿是撫,得有個準數。

皇帝陛下果然沒讓他們失望,等祭祀完畢時,國將哀章面帶喜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磚

孑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