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炭治郎,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定要留牲畜、輜車的緣故?”
第一關訥訥應是,父親已經倒下,臨渠鄉如今以第五倫馬首是瞻,若再不合作,昔日最強大的第一氏就徹底邊緣化了。
第五倫看向第五霸道:“大父,我家也出數十人,農閒時族丁里民也沒什麼活做,不如乘著臘月嚴冬前,來此處幹一個月活。第五氏就管挖黃土、和煤球兩事,應有不少人樂意。”
“如今世道不太平,再挑十來個強健的族人,帶著弓刀護送車隊。”
第五霸扶著鳩杖笑呵呵的,他現在很樂意聽孫子指揮。
第四鹹又追問道:“伯魚,不知這煤球製出後,當運往何處售賣?”
“我已找好地方,正是城北諸閭!”
這是第五倫上個休沐日在常安周邊轉了一圈後,做的決定。
第一關對買賣不瞭解,不由疑惑:“何不去常安東西市?”
“出入東西市要納稅,入城亦然,也要交不少錢,裡監門和里長還會驅趕,不讓在門邊叫賣。”第四鹹瞭解此中門道,第五倫挑的地方確實不錯。
常安一百六十閭,起碼有一百二在城外的“郭區”,城北就三十餘里,數千戶人家,對燃料需求極大。
二來,那兒距長陵也近,牛車拉著煤球走幾十裡,過橫橋就到。牛馬要吃草,車輿會損壞,少走一里,就意味著省下大筆開銷。
第五倫亮出了自己最大的底氣:“管城北三十閭的是城門校尉、修遠伯梁讓,他與吾師揚雄是故識,我託了關係登門拜訪,梁校尉已答應吾家輜車出入三十閭不受限制,還能在北市附近租間屋舍做倉庫。”
“不愧是第五郎官!”
眾人大喜,第五倫居然連關係都找好了,這讓第四鹹更加放心,在他看來,貨物不重要,搞好人脈才是貨殖最關鍵一環。
第五倫讓眾人不要擔心租金問題:“先前昆父兄弟送我去常安,湊了八萬奉錢,四萬作為義錢,不得輕動,我省吃儉用,還剩下三萬多,如今便拿出三萬錢來租倉。”
如此一來,從原料、製作、運輸到販賣,每個環節都落實妥當,就剩最關鍵的問題:如何分利了。
第五倫道:“煤窯本歸第四氏所有,加上採煤、售賣要靠宗叔,當取利三成半。”
第四鹹心裡飛快算著帳,覺得有點小虧,但沒辦法,這次的生意,絕非他一家之力能做成。
第五倫又對第一關道:“車馬販運成本不小,加上碎煤的勞力,第一氏可取利一成半。”
第一關沒敢反對,他毅然違背父命,傾力與第五倫合作,希望讓自家從絕境裡緩過來。但對賣煤球成或不成心存疑慮,也罷,反正第五倫拍胸脯說了,今年若有虧損,由自己來承擔。
“吾家則取利四成。”
第五倫看了眾人一眼,他們都不敢有什麼意見,儘管第五倫只是提供了思路,又讓第五氏族人幹最輕鬆的挖黃土、和煤餅的活。但保證這筆生意順利做成的人脈、關係都在第五倫手裡。再加上他是全宗族的希望,只差一個“宗主”之名,拿大頭確實應該。
“剩下一成,則用來繳納關稅,若有剩餘,則放入義倉,讓來煤窯做活的族人優先賒借,何如?”
“便如伯魚所言!”
在小煤窯這間低矮破舊的茅草屋裡,三個家族就著昏黃的光線,在第五倫擬定好的三張帛書上,簽下大名,並蘸著印泥,重重按下了的紅手印。
……
轉眼就到了十月三十,郎署第五個休沐日,第五倫再次連夜趕回,發現才過了短短五天,他們這“家族企業”的盤子已在煤窯鋪開。
小煤窯幾乎是露天的,巷道斜斜向下,不用挖太深,第四鹹下了血本,增加了一倍的人手,五六十名隸臣、族人手持鎬、鍁埋頭苦幹,剛鑿下來的黑乎乎煤炭用轆轤以人力絞起,在地面上敲成碎塊,再用籮筐運到溪水邊沖洗。
這是第五倫加的“洗煤”環節,做不到後世那般精細,效果不大,聊勝於無而已。
這邊溪水裡堆滿了籮筐,第五倫卻看到下游不遠處居然有人在汲水,不由大驚,連忙帶人過去阻止,發現是兩個半大孩子,身上髒兮兮的,頭髮一團糟,正蹲在水邊,光禿禿的腳杆凍得發紅。
“汲水且去上游。”第五倫朝這兩個孩子揮手,想勸他們離開,年紀稍大,長相極瘦的孩子卻抬頭畏懼地看著第五倫道:“君子,可上游沒爬蟲抓啊。”
溪中無魚,他們卻是來溪邊翻石,捉那些相貌醜陋的爬爬蟲充飢,第五倫後世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