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如玉,新書,七月新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要功成,就得發動更多家豪強加入,新野陰氏、鄧氏自是首選。
鄧氏乃劉家姻親,二姐夫鄧晨是會義無反顧加入的。
陰家的嫡子陰識、陰興二人亦欽佩劉縯任俠,劉縯有把握讓他們也加入進來。
若三家合力,能聚眾萬餘,大事可期。
但不論是鄧晨,還是陰氏兄弟,都是其家族中的少數派。
可一旦皇子的使團在新野附近遇襲,再留點“證據”,陰、鄧兩家便無法洗清,不得不做出抉擇了。
劉秀持反對意見,顰眉欲勸,劉縯卻已先一步否定了這計劃,他橫劍於膝上道:“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只有王莽,才行這種卑鄙之事,劉伯升做事堂堂正正,我要的是陰、鄧兩家真心實意助我,而不是以詭計逼迫。”
“兄長高義!”劉秀大喜:“弟深以為然。”
儘管按照朱祐的計策,一旦舉事提前,劉秀或能名正言順向被裹挾的陰氏提親,抱得美人歸。但在劉秀心中,兒女之情雖重,卻要輕於他們兄弟的大業。
劉秀道:“如今前隊大軍雲集,一旦舉事,南有荊州牧兩萬奔命之卒,北有甄阜郡卒,兩面夾擊,族人未經戰陣磨礪便遭逢強敵,必敗。”
“倒不如讓江夏的綠林軍作為磨石,一點點磨盡官軍戰力,一點點磨去南陽人對朝廷的信賴,只待其最疲乏時,吾輩再乘勢而起。”
劉縯扼腕:“那豈不是追隨牛後?”
劉秀振振有詞:“秦末首義者,陳勝吳廣是也,但陳吳雖名動一時,卻很快就功敗垂成,倒是高皇帝,雖非首義,卻最終得了天下,兄長,寧可要實,而勿要名啊!”
此事就這麼定了,劉縯兄弟只坐視第五倫過新野而不入,但劉秀俯仰之際,只想起當年的事,感慨萬千。
“我在京師太學時,眼看第五倫屢屢辭官,猜他無志於仕途,甚至會心懷漢家。他日兄長舉大事功成,第五倫或能以名士隱者的身份輔佐,為大漢收復舊都,可為出將入相之才。”
“只可惜……”世事難料,當初還屢屢辭讓的第五倫,如今卻扶搖直上,成了王莽寵愛的新貴,與劉秀漸行漸遠了。
“看來他是鐵了心,要做偽帝王莽的狗了。”劉縯常聽弟弟稱讚第五倫,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伯魚雖好,但只要不站在他們這邊,便是敵人!
“或許是迫於形勢才如此,未來難說還有反覆的餘地。”劉秀暗道:“我都沒來得及將真名告知第五倫,或許,是再沒機會了。”
儘管未來不知敵友,但劉秀覺得,還是得為往後留個念想,遂讓僕從趕車去追使團,攜帶糗一斛,脯三十斤犒勞第五倫。
想了想後,覺得太輕了,難以讓人記住,遂取下自己隨身佩戴的玉玦交給徒附:“就說,是故人劉交劉文叔相贈!”
……
和來時慢悠悠一路尋賢訪客不同,回程的時候,第五倫拿出了十二分的認真勁,把這當場是一場戰爭來指揮。使團速度很快,等劉秀派出的徒附追上他們時,已至宛城南三十里的渡口南筮聚。
即便不過南陽大豪地盤,第五倫仍將警哨布得很遠,岑彭再度展現了他的軍事才幹,前後左右的分卒安排得當,第五倫瞧這架勢,哪怕自己帶豬突豨勇們來襲,也討不到便宜。
反觀越騎營,真的毫無危機感,仍大刺刺擁在一起行軍,同等裝備下,三百越騎大概還打不過岑彭兩百兵。
於是任何試圖靠近的路人、農夫都被岑彭的兵攔下驅趕,硬撞的就直接拿下,甚至當場格殺也不冤枉。
劉秀的賓客便被逮了個正著,被帶到第五倫面前,獻上已被親衛搜過三遍的糗、脯。
“家主人本欲在新野置辦酒宴,盡東道之誼,豈料竟與大夫錯過。想追上來相會,又唯恐大夫公務在身不能接見,遂遣小人持酒肉來犒勞,又贈玉一枚,望大夫平安歸朝。“
“你家主人是誰?”
“常安時故人,劉交劉文叔,不知大夫可還記得?”
“當然記得!”
自己未來的“主記室掾”就這樣送上門來了,第五倫大喜,又有些遺憾,他問起岑彭可知曉此人,岑彭搖頭不識:“舂陵劉氏人丁興旺,不同支系起碼有數百人之眾,這些年去太學的也有好幾個。其中以劉伯升任俠於郡中,最是知名,至於其他人,則稍遜一些,這劉交……大概是寂寂無名吧。”
第五倫接過那枚好玉,據說是出於荊山,色澤算不上太好,畢竟是隻是小地主家的孩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