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8部分,豬星高照,莫莫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闆仍就很不服氣,一個款不能完全證明什麼,乾隆朝沒款的佛像也不是沒見過。
曲文又笑了笑,回答道:“確實這個款也是個問題,但最大的問題不是款,而是材質。”
“材質!”
“沒錯,乾隆朝的銅佛用的全是黃銅,銅質治煉精緻細密,造像壁厚嚴謹。分量沉重,如果用金屬物敲擊。會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儼如銅鈴。大家可以看看這個胎底,是不是和黃銅略有不同。”
曲文把銅像的底部翻起,從這裡最容易看出整個佛像的材質,稍懂行一些的人都點頭說道。
“真的不是黃銅,微微泛紅,難不成是紅銅做的。”
聽到這話老闆又是一副不服氣的樣子,恨聲道:“難道乾隆朝時就不許用紅銅鑄佛!?”
話剛落地引來眾人一片笑聲,款識有問題你說不能一概而論,現在連材質都有問題,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一件東西多處疑點,就算仿得再好也還是仿的。
“你款有問題,材質也有問題這有什麼好說的。”流海頭越發得意,沒想到曲文又幫自己找出一處疑點來。
曲文看也不看流海頭,微微一嘆對老闆說道:“老闆你要是再這麼說我可幫不了你了。”
“幫我?”老闆不明白曲文的意思,在心中暗罵你這是在拆臺好不好。
“先聽我把話說完。”曲文招人群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要說這尊佛像的準確朝代,還得先說說康熙朝佛造像。”
“康熙朝?難不成是我看錯了,這是康熙朝的東西!”老闆睜大眼睛,如果是康熙朝的,那自己開的價錢就真的有問題了,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行內皆知康熙朝的佛造像要勝於乾隆,而且年代更久遠,所以價格要貴上很多。難不成這個年輕人真的是在幫自己,剛才一直錯怪了他。
聽到這話流海頭的臉色驟變,急聲大叫:“仿品就是仿品,怎麼可能又變成了康熙朝的東西。康熙朝的坐檯蓮瓣可不是這樣,全都裝飾有云朵紋,可這件卻沒有,這點你怎麼解釋!”
流海頭有些鑑賞常識倒不奇怪,做一行專一行,既然是做古玩掮客生意,多多少少都應該懂一點。
“這有什麼難解釋,你說的沒錯康熙時期的佛造像很大程度上和明代相同,此時的蓮座高度一般偏低,連瓣飽滿,花型比較寬肥。紋飾一般分為兩層,裡層蓮瓣起伏很高,呈凸起的橢圓形,上部飾有三朵捲雲,紋樣優美生動。到了乾隆朝為了加大量產,所以把卷雲紋給去掉,所以這也是兩朝之間的最大分別。除此之外康熙時期佛面相寫實性很強,上眼瞼成圓弧形,外眼角略微上挑,非常的生動傳神,而乾隆朝的雙眼,上眼瞼向下垂,彎度很大,呈俯視形。從這一點也可以分辨出是那個朝代的。至於材質剛才已經說了乾隆朝用的都是黃銅,而康熙朝用的則是紅銅,相較於黃銅更硬一些,用金屬物敲打聲音也比較沉悶。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乾隆朝過度開發銅礦,純銅減少只能使用黃銅。”
說到黃銅與紅銅的分別,只要具有一定常識的人都知道,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雖然是銅的一種卻不是百分之百的純銅。相比紅銅的純度更高,具有一定的金屬光澤和延展性,所以也稱為純銅。
曲文說了一大堆,讓眾人越聽越迷糊,既不是康熙朝代的特徵,又用了康熙朝才用的材質紅銅,那麼這尊佛像究竟是那朝的。該不會說了半天還是仿的吧。
像這種事在古玩行裡常見。有些仿做者基礎知識不紮實。常把兩三個朝代的特徵弄混,最後做出個四不像,引人發笑。
“這位兄弟,我這尊佛像既不是乾隆朝的,也不是康熙朝的,那到底是那個朝代的?”老闆滿臉茫然,曲文能說出這麼多東西,讓人刮目相看。再也沒有半點小視之心。
“怎麼我都說到這個份上,你們還猜不出來嗎?”曲文猛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失望的眼神望著眾人。“問一下,有誰知道康熙是乾隆的什麼人?”
“爺爺。”立即有人回答道。
“對,既然是爺孫關係,中間應該還有個人吧。”
老闆想了下後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說雍正爺!”
“算你聰明。”曲文這話說不清是誇還是貶。
雍正在位的時間很短,但由於他推行的一系列舉措讓清朝的經濟變得更加繁榮,文化藝術也逐漸走出了明朝的範疇,變得更具有本朝時代特點。
而雍正朝時期的藝術品,特別是佛造像處於一個很重要的過渡期。這時紅銅產量仍算豐富,所以大部份佛造像仍然是用紅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