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部分,文藝大明星,卡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五更送上,明天繼續爆發,求大家的月票啊~

現在月票排在幾百名開外,看起來可憐巴巴的,雖然作者菌撲街,但也想裝點一下門面,訂閱少別人看不見,月票少就會被看到,請滿足一下作者菌的虛榮心吧!(未完待續。)

第277章 讀者還是意林?

首日銷售成績出來之後,那些叫囂著林翰科幻小說會水土不服的人立馬銷聲匿跡,順便將自己發的帖子跟言論刪除掉,彷彿根本沒有出現過一般。

他的這些小說不光是適應了網路文學這塊土壤,甚至還在上面生根發芽,吸引到許多人迴歸到科幻小說裡面來。

對於一些成年人來講,科幻小說是他們學生時代的一抹回憶,從學校畢業步入社會之後,看的書籍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他們更加喜歡歷史軍事或者仙俠之類的小說。

當《侏羅紀公園》與《三體》等書聯袂闖入他們的視線之時,這種被遺忘在青春裡面的記憶重新浮現出來。

還是同樣的味道,還是同樣的配方,這一看便是入迷了。

許多人甚至在別的書籍讀者群裡面開始推薦起來,看小說的人大多長期書荒,如今這些書倒是能解解飢渴,足質足量的精神食糧讓他們可以悠然的慢慢閱讀下去。

這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他們透過這幾部科幻小說找到了來自青春時代的自己,甚至還有些人在看過了林翰的這幾部電子書之後萌生出收藏實體版的想法,並且付出了行動。

林翰的科幻作品在一天時間裡面銷售額達到了20萬人民幣,就連那些短篇小說都有不少簇擁者,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慶祝的事情。

在這些小說的書評區內,關於劇情的討論非常多,一些打廣告的帖子就被管理們及時刪除,臥虎藏龍的讀者多了去了,原本在豆瓣讀書上面的那些書評分析貼就足夠完善,可知識面廣博的讀者依然有非常多新鮮的見解。

同時翰林院論壇也在儘量招新納賢,作為一個讀者自發運營的論壇,這裡已經成了林翰讀者的根據地,每次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從來還沒有哪個作家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讀者不求回報的支援著林翰,這些骨幹支撐起了整個論壇,讓慕名而來的吃瓜群眾們感覺像是回到了家一樣。

林翰的小說銷售勢頭都還非常不錯,儘管新書還沒有出來,但他小說的長線銷售能力著實恐怖,年初的《我,機器人》至今還能在實體書月銷售榜前五十晃盪,承受住一波又一波的新書衝擊。

一本本同期的小說都已經跌出排行榜外面,可他之前發售的小說就像大海里面的扁舟,隨波盪漾,但就是不會下沉到海底。

沉迷碼字,日漸消瘦。

伴隨著音響裡面舒緩的音樂,林翰的精神高度集中,他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新書上面,雙手如同穿花蝴蝶一般在鍵盤上面飛舞著。

來自班得瑞的音樂讓林翰如同置身在阿爾卑斯山林之中,採集自然的聲音,每一聲蟲鳴鳥叫,每一縷流水淙淙都讓人放鬆緊繃的神經。

雖然關於班得瑞有些爭議,可林翰並不想理會那些東西,音樂這種東西自己喜歡就好。

正當他寫得正開心的時候,手機的微信提醒卻悄然響了起來。

林翰隨手按了一下儲存文件,然後自己用指紋解開手機,檢視起具體的訊息來。

“剛剛我們整理工作郵件,發現《讀者》雜誌還有《意林》都給你發來過郵件,他們想讓你的作品釋出在雜誌上面,我把郵件轉發到你的個人郵件裡面,自己檢視一下吧。”

將近十秒的語音訊息讓林翰聽得很舒服,他按住螢幕回答說道:“我看看郵件,等會兒給你回覆吧。你現在忙什麼呢?”

“現在坐在《vogue》的攝影棚裡面,跟別人溝通明天拍攝時穿什麼服裝,無聊得緊。”

陳佳璇以前也算是一個工作狂,不過自從談戀愛以來她就有意識的減少自己的工作量,開始放權給其餘人,但這些大事還是得自己負責。

跟女朋友聊了會兒之後,林翰就開啟郵箱,檢視起這兩封郵件來。

《讀者》跟《意林》這兩個雜誌都是中國目前最有影響力的雜誌之一,擁有非常廣闊的知名度跟讀者群體。

其中《讀者》發行量位居國內期刊的第一方陣,特別是《讀者》雜誌月發行量是穩居國內第一,世界綜合期刊第四,早在兩千年的時候就突破了600萬冊大關,在2003年更是達到800萬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