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章 路上撿到單福,三國殘兵,鴻蒙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好不容易又可以回渤海了,呂三陽的心中也急切起來,是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幾個女人了,現在這天下真是太亂了,到處都在亂戰,想休息一下都沒有時間!
這段時間的征戰中,呂三陽越來越感到實力的弱小,雖說佔了一大片地盤,但當敵軍來到時卻有一種無力之感,大將缺、謀士缺、軍隊的實力也還不是太高,這一切都必須儘快改善,否則,到下一次敵人來犯時真不知要怎麼應付,想到周瑜佔據了青州的事情就很鬱悶。
看著渤海的城門,呂三陽終於鬆了一口氣,回家的感覺真好,軍隊靜靜地走著,城內的秩序很好,行人並沒有因為出現了軍隊而驚慌,甚至還有一些人滿面臉帶笑地看著呂軍。感到這城裡的情況比起剛佔據渤海時有了很大的變化,呂三陽心中暗自點頭,看來有了嚴格的管理措施和安定的生活環境,自己的治理區正在走上正軌。
突然,從人群中傳來了一個聲音:“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山谷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呂三陽聽到這個聲音就想,從這歌聲中唱的人透露出了一種投靠自己的意識,難道這人才就這麼輕易到來了,難道這人真的是一個有才之人?忙下令親兵去把那人請來。
不多一會,在親兵的帶領下,呂三陽就看到一名身著葛巾布袍,皂絛烏履的男子走了過來。看到此人氣宇軒昂的樣子,呂三陽就有了好感,不管怎麼說這人長的還行,如果多少有點才就用他吧。
呂三陽笑對此人說道:“剛才聽到先生唱歌之聲,想必先生的心中有一個大的志向,不知先生能否助我還人民一個安定的生活。”
那人說道:“某乃潁上人也,姓單,名福。久聞將軍納士招賢,欲來投托,未敢輒造;故行歌於市,以動尊聽耳。”
“什麼?你說你叫單福?”呂三陽最近不斷探查記憶,對於單福其人還是很有印象的,此人不就是那叫徐庶的人嗎,好象他就是唱此歌被劉備納用的,怎麼他跑到北海來了!現在的人怎麼都愛唱歌!
呂三陽從馬上跳下衝到單福的面前緊緊握住他的手說道:“有先生相助,我呂三陽真是高興,先生一定要留下助我。”
單福看到呂三陽發自內心高興的樣子,暗道果然所言不虛,這呂三陽是個愛才之人,再次對於自己攜母親遠離荊州來投呂三陽的決定感到正確。對呂三陽說道:“某在荊州之時就聽到將軍把屬地治理得很好,近日到了渤海又聽到人民傳謠“呂三陽,是太陽;自到此,民豐足。”可見將軍是仁德之人,單福早有投靠之心,單福拜見主公。
呂三陽一把拉起單福道:“不必多禮,有你相助是呂三陽的幸事。”呂三陽這個高興啊,剛才還在想著人才才問題,沒想到人才自己就走來了!真是太意外了。
其實,呂三陽並不知道他只是單福眾多準備投靠的人選中的一個,本來單福看好的人是劉備,沒想到劉備卻越來越沒了成事的實力,連一個根基都沒有。不過,劉備的仁德之名還是很吸引他的,他也做好了萬一找不到能夠投靠的人時就投劉備的想法。前段時間與諸葛亮談起此事,諸葛亮也與他同感,最後諸葛亮對他建議道:“元直,我觀天下大勢,那呂三陽也算是一個人物了,據說此人也很有仁德,治下民眾很是擁護,只是他是寒門出身,不太能夠得到大族人才的認可,你可去看看,如果真是人們所說的那樣,投他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單福當時就邀請諸葛亮同行。
諸葛亮道:“當今天下大亂,各地爭戰不止,人民疾苦啊!元直此去渤海也是亮的一點私人,就是想找到一個真正為民請命和爭命之人,本以為劉備是這樣之人,但他最近的一些策略使他失去了一個zhan有荊州從而展開逐鹿的機會,以前我預測的三國鼎立的局面看來因呂三陽的出現而失去,難道這呂三陽就是改變這運勢的人選,我還想請元直幫我觀察一下,劉備和呂三陽到底誰更能心懷天下。”
剛回到渤海,呂三陽還沒進家門就被逢紀找到來彙報工作,現在逢紀感覺很不錯,比起在袁紹軍中雖然少了很多權力,但呂三陽還是對他很信任的,特別是科舉考試的工作更是他最愛乾的,基本上他已經融入了角色。
呂三陽透過安排的情報人員傳來的訊息中也很清楚逢紀的情況,對於他這一段時間的工作還是肯定的。
逢紀一見到呂三陽就面帶喜色地說道:“主公,自從我們開始科舉取才以來,各地寒門人士紛紛到了渤海,我們在各方面人才的儲備上都有了一個突破,根據主公的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