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部分,鐵血三國,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6。橫隊 17。縱隊 18。散隊 19。混合隊形
…
1。鶴翼
鶴翼是古代戰爭常用陣形。不用猜也知道這是人類一定會發展出來的。因此是專供包圍用的陣形。此種陣形,主將位於中央(多半是弓步兵),兩側是副將。兩側最好使用強的部隊(騎兵為多),當敵人後方有我方部隊出現時,兩翼立刻可以拉長,跟我方部隊會合,立刻形成包圍。三國志五代中有說到,是唯一可以積極攻擊的陣形,其實嚴格說來,他說的就是要形成包圍圈。 @種陣形的弓箭攻擊力較不集中,所以不強。等一下會跟雁形去比較。
2。魚鱗
魚鱗是把兵團分成五到六段,一 層壓一層的陣形。主將的位置是位於中後方。請注意,魚鱗跟錐形的不同點,就在於三角形的寬度,錐 屋^寬。而且魚鱗在前方的部隊,通常跟保護主將的是一樣是很密集的。這樣的排列造成跟錐形不一樣的結果。由於錐形的部隊比較散,所以互相推擠效果小,移動速度非常快。但是速度稍慢的 ~鱗卻可以突擊(因為最前方的部隊很密集,全軍才不會被衝散,錐形卻會)。不用看也知道, ~鱗跟鶴翼都是‘文官陣形‘,也就是主將不用在前面親自帶頭攻擊,而是躲在後面(例如武田信玄,諸葛亮)。但是 ~鱗防守力很弱,被人揹後一衝,立刻全軍潰散。因為背後露出太多了。
3。鋒矢
顧名思義,就是在全軍形成箭狀的樣子。主將的位置在最前面,所以適合戰鬥力高的勇將。由於最前面的部隊非常密集,所以也是突擊陣形。請注意,所謂的突擊陣形,並不是只有這種陣形可以突擊,事實上所有陣形都可以下突擊令但是不見得能夠做到突擊效果(全軍穿入敵陣不會被衝散),也就是說,三國志五里面說的可以突擊,是說真正戰場上有突擊的效果,而非只有此部隊可以下突擊令。此外,此種陣形的後方是一平行隊形, 所以在山地的移動效果相當好,當然此陣防守也是很弱的(背後露出太多)。
4。衝軛
顧名思義是車前方的橫木,也就是英文字母X形陣。把隊形排成X形有什麼效果呢最大的效果就是從前,左,右三方來的敵人,都如同前方一樣(請注意兩排的部隊前方朝東北跟西北方)。是個相當好的山地防守陣形(因為也是線形,所以山地移 輿夠快)。
5。長蛇
是人的自然會發展出的陣形。這種隊形專為山地移動用。事實上攻擊,防守均不利。不過歷史上描述這種隊形常常會有,例如陳壽三國志:‘孔明觀姜維陣形,勢如長蛇。‘指的就是這種
6。車懸
車懸在三國志五里沒有,在歷史上卻赫赫有名。車懸不是指形態,指的是涵義。車懸是一種騎兵陣。軍隊排成不互相推擠的多列,也就是說,這種是一車輪戰法。謙信用此陣,說穿了就是要衝散信玄隊形,取信玄的性命。
7。雁形
雁形是英文字母V字型陣。兩翼相當近,所以弓箭攻擊效果奇佳。但是由於包角太小,所以無法包住敵人只能做射擊。此外,跟鶴翼相同,由於是線形構造,所以平地移動也不快。
8。勾形
看起來像是曬衣服的掛勾。由於雁形在山地移動很慢(型態如同缺一小口的倒三角)。所以發展出此種山地裡的射擊陣形。山地裡的情況特殊, @種陣形其實看起來像是長蛇,所以移動速度僅次鋒矢。但是因為成為類似倒V的銳角,所以射擊還是很集中,可以當作射擊陣形。(注意,雁形跟勾形其實是V跟倒V,但是雁形隊伍排列厚實,勾形則類似兩條長蛇會合而成)。
9。箕形
箕形其實就是W形陣。裡面多了倒V。巧妙就在這裡。裡面的倒V多半是弓箭兵,長槍兵之類的遠距離攻擊兵種,所以可以在進攻提供掩護,但是因為排法巧妙,所以不會在正面不打到自己人。但是可惜中間有個倒V所以無法做包圍,不能一齊攻擊。所以是一種雁形發展出來的傷亡率小的平地陣形。
10。錐形
正三角形陣。不用多說了,這種陣形主將位置在前方,也是勇將陣形。在平地速度極快。可惜防禦力攻擊力(不能有最大隊友支援,攻擊面小)都很差。這是騎兵在以最快速移動時,若不刻意排列,自然會產生的隊形。
11。偃月
偃月在古代赫赫有名,在唐代被當作宿營陣形。可能是韓信使用的背水陣 。由
於全陣成為一種奇特的新月狀構造,其實在士兵被敵人追到河邊,然後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