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晚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宅鬥文裡的男主(十六),男主他又在崩劇情(快穿),昔我晚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憑藉此功順利地留任京中,還升任了戶部左侍郎,也就是他岳父之前的位置。而沈柔也蒙皇恩受封四品恭人的誥命,若非謝知非特意提了一下,皇帝還真不大會在意一個內宅婦人。

然而在旁人看來豔羨不已,沈柔心裡卻高興不起來,棉花這樣的重器才換來這麼點東西,實在是浪費了。

但她也清楚,林文照的根基太淺,這樣的潑天功勞吞不下來,反而會引人覬覦,他們需要找根遮風擋雨的大樹庇佑,最佳選擇就是永寧侯府。

夏去秋來,

皇莊和永寧侯府的莊子上種的棉花都到了收穫的季節。謝知非本來就時刻盯著棉花的種植情況,讓經驗豐富的農戶琢磨棉花生長的各種最優條件,結果自然是很可觀的。

謝知非寫好了摺子後就入宮面聖了。入殿時,見皇帝也是一臉喜色,估計皇莊上的棉花也是長勢不錯。

過了兩日,皇帝召集文武百官先後去了皇莊和侯府的莊園,不僅看到了白花花一片的棉花田,還有繡娘們數個日夜不休趕製出來的棉衣棉被。哪怕知道陛下和永寧侯近一年來都在關心某種名為‘棉花’之物,但親眼見到的時候,眾位大臣還是被震驚到了。

在知道它可以提高產量足夠低廉又保暖之後,幾乎所有人都看著眼睛放光了。

文官們尤其是戶部的官員,首先想到的就是每至冬日,天下各地都有凍死的平民百姓,即便有州縣隱瞞不報,但統計下來的數字依舊是觸目驚心,而且需要國庫撥款,賑濟大量災民。

武將會想到,邊關行軍打仗常遇到天寒地凍的氣候,不僅難以作戰,還是凍傷凍死許多士卒。

如今這許許多多的難題,竟然可以被一個小小的棉花輕易化解了。

眾大臣當即跪了下來行禮,高聲呼道,“陛下聖明,陛下萬福。”

隨後皇帝就將推廣棉花一事交給了永寧侯,其他人再眼熱也沒用,大部分的棉花種子都在永寧侯的莊子上。

若說皇莊還只是按照陛下的要求,試驗性地種了一些,那真正清楚棉花價值的謝知非恨不得將莊子上全種上棉花了,要不是原來的棉花種子數量不夠的話。可能是他時常給農戶們提一些現代種植的建議,他莊子上的棉花產量也比皇莊更高一些,連工部負責農事的官員都紆尊降貴跑來跟他莊子上的農戶交流請教了。

總之論對於棉花種植的瞭解,滿朝文武也沒人能與永寧侯相比。

謝知非讓手下人整理出了一份棉花種植的書冊,刊印出來下發給主管農事的官員還有各州縣衙。同時朝廷也要派遣官員到天下各地推廣棉花種植。

林文照本來也有機會參與的,但是他才剛坐熱戶部左侍郎的位置,許多人盯著呢,不方便動。

在棉花收穫後,謝知非又向皇帝提了提林文照和沈柔的功勞。林文照剛升官,不好再擢升了,皇帝又賜下了許多宅院田地和黃金給他們夫婦。

說實在的,若不是謝知非屢屢提及,皇帝還真不大會記得一個外放多年新調回來的四品官員。棉花功勞雖大,但升官晉爵賞賜田地金銀珠寶,就已經足夠了。換成是異國商人進獻此物,最多也就是黃金千兩田地百畝了。

皇帝忽然想起道:“朕聽聞林文照與成淵好像是連襟吧。”

謝知非道,“回陛下的話,確實如此,林侍郎之妻,乃是微臣夫人的庶妹。”

皇帝爽朗笑道,“成淵真不愧是朕之愛卿,舉賢不避親,連姻親都能幫到朕的忙。”

謝知非不知道是該吐槽皇帝這個思維關係邏輯,還是同情一下打上永寧侯親戚這個標籤的林文照,雖說在他將棉花交給謝知非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是主動綁上了永寧侯府這艘船,還是單方面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才說起舉賢不避親,下一刻謝知非便向皇帝請求道,讓世子謝琦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神鳳舞

章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