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高衙內在三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縣百姓的安危,他都不能不戰而逃。李景忽地一咬牙道:“來人,速速備馬,某要到城牆上與守城軍士並肩作戰!”

“喏!”一個親隨答應了一聲,轉身而去。

李景剛剛邁出書房門,忽見一個親兵急匆匆而來,到了近前施禮道:“啟稟縣君,陳留高公子在門外求見。”

“陳留高公子?難道竟然會是高幹不成?他如何會在梁縣?莫非是蒼天憐我不成?有此人相助,何愁西涼飛熊軍不退?”李景不由得一掃臉上yīn霾,大步流星迎了出去。

說起來李景與陳留高家還有些關係,他的兄長李旻正是高幹的父親高躬的門生。四五年前,李景路過鄴城,還去拜訪過高幹。

高幹昨rì進入梁縣時,並沒有與李景打招呼,他一行七百餘人打得是中山甄家運糧隊的旗號。

李景三步並作兩步走到縣府大門口,遠遠地往門外望去,只見大門口,一人在漫天的大雪中負手而立,一襲藍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一張雪白如玉的俊臉上寫不盡別樣的瀟灑,正是當年與他有著一面之緣的高幹。

在他身邊,如鐵塔般站著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背上斜插著一對大鐵戟,不知是何來路。

“高公子,哪陣風將你吹來了?”李景搶上前去,一把握住了高幹的雙手,晃了幾下道:“數載不見,公子的風采更勝往昔!”

高幹不得不寒暄幾句:“小弟殘軀哪裡敢用風采二字?倒是文德兄臉上威嚴盡顯,不愧是秩千石的一縣之父母呀!”

“讓公子見笑了!”李景左手一伸道:“高公子,天寒地凍,你我且到府內小酌幾杯,為兄的爐火上酒正溫著呢?”

李景聽說過高幹好酒,此時自然是要儘量投其所好了。

高幹正sè道:“大敵將至,我若是與文德兄躲在房中飲酒,豈不是寒了眾將士之心?不如文德兄將爐火置於北門城頭之上,你我雪花煮酒退西涼強敵,未嘗不是一件快事?”

“高公子之言,正合我意!”李景吩咐親兵收拾一下,將爐火與酒具都搬往北門城頭,自己則陪著高幹、典韋乘馬徑直往北門而去。

不多時,眾人來到了北門,拾階而上,到了城頭站定,遠遠往西北方向望去。只見彤雲密佈,北風怒號之下,促使著萬片鵝毛舞動,千團柳絮飄飛,那條原本筆直的官道已經被大雪漫漫地壓著,卻是分辨不清楚了。

今年的天氣太過異常,這樣的倒chūn寒簡直比嚴冬還要寒冷。

正看時,只見一騎飛一般的趕來,到了城下施禮道:“啟稟縣君,西涼軍先頭部隊一千鐵騎已至北門外二十里鋪,請縣君定奪。”

“這麼快!”李景楞了一下,二十里鋪距離縣城正好是二十里路程,以西涼飛熊軍的行軍速度,最多再有半個時辰就會兵臨城下。李景的心咚咚跳了起來,他扭頭看了看高幹,卻見高幹卻是神sè依舊,嘴角甚至抿起了一道好看的笑紋,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問道:“高公子,您怎麼看?”

“請問這位兄弟,可知西涼飛熊軍的先鋒官是哪一個?”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高幹需要知道來將是誰,才能制定出最佳的作戰方案來。

“這位公子面生得很,不知是什麼來頭?”城下的那位斥候不認識高幹,心裡不由一愣,但他見高幹立在縣君的身邊,想來也是個奢遮人物,急忙畢恭畢敬道:“西涼飛熊軍先鋒官乃是偏將胡車兒,聽說是驃騎將軍張濟帳下第一猛將。”

“我知道了。原來是那個號稱力能負五百斤,rì行七百里的壯漢,與典韋正是對手!”高幹心中稍一尋思,便已經有了破敵之計。他揮手讓斥候再去打探,轉身對李景道:“文德兄,您如果信得過小弟的話,請將兵權交由小弟指揮。”

李景見高幹如此說,知道他已經胸有成竹,當下大喜道:“高公子,某正有此意!”說著,他命左右取來了梁縣令的印信,給了高幹。

一旁的領軍縣尉祖勝與韓然見李景對高幹如此器重,心中早就有了怨念,但看在李景的面上,暫時是隱而不發。

高幹的目光何等銳利,一眼就看出此二人如同剛遇到諸葛亮的關羽、張飛一樣,心中定然對自己有著諸多不服,而什麼才是專治各種不服的靈丹妙藥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只須打一場勝仗就足夠了。

高幹先對著典韋耳語了一番,典韋會意,帶著十幾名健壯的軍士出城而去;又請縣丞去把梁縣城中所有的旗幟和大鼓都搬到城頭上,以作備用;然後對著祖勝拱手道:“祖尉君,在下斗膽請您率領二百名弓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