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高衙內在三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比之李傕、張汜,張濟無疑要好上不少,這讓他如何狠得下心來?
“怎麼?文和先生不願意為某分憂嗎?文和先生方才盡力而為的誓言還在某耳邊迴盪,可惜的是立誓者卻要反悔了!”高幹一邊看著賈詡的臉sè,一邊故意冷聲笑道。
“以下犯上,大不義也,某雖然不才,也決不為!違背誓言,大不信也,某儘管怕死,也決不為!”賈詡說著,忽地拔出腰間佩劍,架在了自己的脖頸之上,憤然道:“既然元才公子如此相逼,敗軍之將只能一死猶耳!”
“某隻是開了個小小玩笑,驚了文和先生,休怪!”高幹一看玩笑開大了,急忙搶下賈詡的手中長劍,躬身賠禮。
稍時,見賈詡臉sè稍霽,高幹不禁哈哈笑道:“某如果不出言相試,又怎知文和先生不堪,實乃真義士也?也只有像文和先生這樣的真義士,才當得起某的重託!”
“重託?請元才公子明示,只要不是讓某去殺張濟叔侄,縱是赴湯蹈火,某也在所不辭!”賈詡剛剛歸順,就蒙高幹看重,自然欣喜不已,方才的不快也早已被他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高幹微微一笑道:“勞煩文和先生率領本部殘兵到澠池走上一遭!”
“澠池?還是澠池!莫非元才公子是在戲耍於某?”賈詡一雙眼睛瞪得溜圓,甚至連額頭上的青筋都蹦了起來。
高幹依然在笑:“此番某讓文和先生前往澠池,非為去取張濟叔侄的項上人頭。”
賈詡雖說多智,但此時此刻,也被高幹搞得有一些暈頭轉向了,有些詫異地問道:“不取張濟叔侄的人頭?那麼元才公子令某去澠池何為?”
高幹竟然還在笑:“某請先生迴轉澠池,尋找一個合理的藉口,帶著家眷,引一隊人馬離開張濟叔侄。”
高幹說著,忽地上前一步,壓低了聲音道:“如今長安城已經亂作一團,西涼軍內訌不斷,楊奉、韓暹、董承伺機而動,不rì將會挾天子東歸洛陽。”
“天子東歸?”賈詡吃了一驚:“怎麼可能?東都洛陽如今已成廢墟,少見人煙,天子與百官東歸,拿什麼來填飽肚子?”
“先生這一句話問得著實好,一舉切中了要害!”高幹微微一笑:“恰恰某請先生做的事,就是帶一旅之師,不聲不響在東都附近屯紮下來,最好在距離皇宮遠一些的地方收拾一個囤糧的所在,多多聚集糧草,只等天子東歸,有糧草在手,我等便掌握了朝堂上的話語權。”
“元才公子好手段也!”賈詡先是讚了高幹一句,接著卻把眉頭皺了起來:“只是東都附近,經歷董卓之亂後,已經是十室九空,要在此處生存已經不易,何談囤積糧草?”
高幹莫測高深地笑了:“此事文和先生不必擔憂,有中山甄家和濮陽田氏的運糧隊傾力支援,難道先生還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成?”
賈詡以難以置信的眼神望了高幹一眼,“能令中山甄家和濮陽田氏相助,元才公子的能量著實讓人難以置信!”
此時,高幹強搶甄洛之事尚未傳遍天下,賈詡這才驚呼連連。
賈詡低頭尋思了一陣,問道:“元才公子此舉施大恩德於天子和百官,自然是名聲大噪,高官得做,駿馬得騎。”
雖然賈詡隱隱約約覺得高幹的想法不會如此簡單,但還是小心翼翼地試探了一把。
高幹知道賈詡的xìng格,你越是在其面前展示自己的雄心壯志,那麼他便越是對你死心塌地,生死相隨。畢竟,追隨強者建功立業,才是賈詡這種大有才華者畢生的追求。
於是,高幹也不對賈詡隱瞞,再度壓低了聲音:“某所圖者,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只要屆時將天子接到蜀郡,壓制劉璋自是預料之中,更加難得的是,益州之地,退可保一方基業,進可鯨吞天下,先生肩負的可是某的未來呀!”
高幹停頓了一下,接著用真摯的目光看著賈詡,“文和先生,某的用意你已知曉,不知你是否願意擔此重任呢?”
賈詡一下子愣住了,他眼含含熱淚,蠕動著嘴唇,過了好久才擠出了這麼一句話來:“某何德何能,元才公子為何如此看重於某?”
“其實,理由很簡單!”高幹很自然的攏手而立,話也說得雲淡風輕:“因為文和先生值得某這麼去做。”
“某值得?這是何等的信任?這是何等的看重?”賈詡心裡一時間不由得百感交集。
從西涼武威到東都洛陽,從董卓、牛輔到李傕、張汜,再到張濟、張繡,雖然賈詡一直都深得重用,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像眼前這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