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太初非相應天命,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者出言詢問道:“你要太初之氣做什麼”

“為護蒼生。”這是彌陀子的回答。

話語落,靜立的兩人四目相對,老者眼神之中充滿探究,彌陀子則一片坦然。

片刻之後,老者再次出言:“太初之劍乃是劍意,是一股特殊的靈氣,而非是實體。

故而,太初之劍意變化無窮,端看馭劍之人如何使用,不過有一個前提,你必須要有駕馭太初之劍的能力。”

說到這裡,只聞老者話鋒一轉,語氣充滿了感慨:

“你雖有這個能力,但你並非是有緣人。”

混沌五氣之中,太極之氣乃是天命牽引劍通慧前往神禽靈地,太素,太始,太易皆是主動應天命而現。

唯有這太初之氣,是需要人來取。

只不過,這個人不一定固定,或者說,誰取了太初之氣,誰便是有緣人。

雖然彌陀子一開始或許不明白,但經過這番交流,以及他對此地的探查之後。

就算此前不明白,如今也該明白了:

“敢問老丈,何為緣分

此地與外界隔絕,應當極為難尋,甚至非有緣人不得進入,在下既能來到此地,便是緣分。”

出言同時,彌陀子將背上的“布劍”取下,隨著話語落盡,周身氣機亦開始升騰:

“故而,在下便是有緣人。”

“既然如此,那便看你之本事了。”

伴隨老者話語落下,只見流光幻化,千萬劍影狂亂飛竄,威勢無匹,正是太初劍意現形。

“諸相非相。”

聖氣催化,劍器輕顫,引得太初劍意威能更上一層。

抬眼望去,再見萬千劍氣凝聚,化作一條蛟龍之影,向彌陀子直攻而來。

情勢急轉直下,但見彌陀子不閃不避,全無抵抗,口誦經文: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就在同一時間,那包裹著劍器的黃布,其上密密麻麻的梵文好似活過來一般,佛氣贊聖氣,化作一堵經牆,將太初劍意牢牢當下。

隨後,只見彌陀子將黃布一抖,再聞一聲清脆劍鳴,一口模湖不清的劍器化現一瞬,將太初劍意盡納其中之後,重新被黃布包裹。

太初劍意擇主,太初之劍應時而現,周遭景象頓如過眼雲煙,消失不見。

待彌陀子回過神來,身形已出現在一處昏暗山洞之中。

“大功告成,接下來就等好友來接人了,阿彌陀佛。”

考慮到外界尚有危機,而山洞雖然幽暗,除了濁氣較重之外,並未有其餘危險,他索性在唸了聲佛號後,直接開始打坐。

好友既然把他送過來,那便該過來接他,他又不知道王城在哪個方向,不做行動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話說回來,此番能夠功成,還是要得益於這支舍利劍。

昔日,他與夜雲一同前往南域天下一品,拜訪開物天工,並如先前信中所言,商請對方根據太初之氣的性質,鑄造一支針對性的劍器。

最終以一百零八位高僧涅盤的舍利子,配合佛骨以及佛門奇鐵“諸相凡鐵”,進行針對性鑄造。

諸相凡鐵為佛界奇物,最大的特點便是諸相非相,毫無定性,雖然是鐵質,但卻軟如橡皮,可以隨便捏圓搓扁,與太初之氣的性質暗合。

本來,這種材質無法鍛造成器,江南春信在鑄造過程中,加入一種奇特之物“定衡石”,方將諸相凡鐵的形態固定,鍛出劍形。

同時再投入陰陽木,使其劍身剛柔並濟,最後再加入一百零八位涅盤高僧的舍利以及佛骨,以全新的手段——鑄星訣,引來星力捶打。

舍利佛骨與劍器融合,使此劍深具佛性,佛氣滿溢,佛性深植。

劍成之後,他以自身聖血寫下“心經”,平時便將劍器包裹,非到必要不現鋒芒。

…………

另一邊,中陰界王殿之上,宙王正在虛心向緞君衡請教對策。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怕啊,他還年輕,還沒活夠本,甚至連孩子都沒有,他還不想死。

本來,對於異境來人,宙王在心裡強調自己要澹定,要有身為一境王者的氣魄,說不定這是中陰界向其他境界擴張的契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