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玉衡事變,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月更替,春去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藺重陽的政策終歸還是迎來了阻力,那來自其他三教勢力的阻力。

不同於儒門,佛門和道門的高層,基本上不怎麼管事,權利大多集中在中下層。

道門還好一些,畢竟跟儒門一樣“式微”,勢力佔比真的小,發展的不錯的勢力也就一兩個。

如今道皇更是健在,在道武王谷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道門整體的風氣還算不錯。

不過,還是老生常談的那句話,儒門和道門綁一塊,高手和勢力都不夠佛門的一半。

再加上從宏觀看,苦境整個就一亂世,自然是求神拜佛的人更多,故而相較於儒道,佛門在這世間更加興盛。

值得一提的是,若非有道皇這位德高望重之人鎮著,道門的情況不會比佛門強太多,兩家說不定還能打打配合

三教在苦境的勢力何其龐大,既然有德高望重之人,自然也有自私自利之人,還有其他勢力的臥底。

實力與權力,會逐漸腐化一個人,從蒼生中走出的人,將自己的人格凌駕於蒼生之上,在他們眼中,蒼生只有愚昧,才能更好的受他們操控。

平時庇護蒼生,那只是在能力之中順手為之,濟世救民?奉獻自我?想都別想。

在他們看來,自己能得到如今的地位,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若是沒了這份能力,蒼生也不會高看他們一眼。

因為出發點的不同,安分了數甲子的三教,在消化完血河戰役的成果後,終於又掀起了內鬥。

這便是螺旋上升的三教歷史,只要閒下來,總會有人找事,或者給別人找事。

最先有意見的是佛門方面,一些中下層勢力直接坐不住了,開始給同級的儒門勢力施壓,佛門講究的是今生受苦,追求來世,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完全不對付,儒門的動作簡直就是在砸他們飯碗。

道門方面雖然沒佛門那麼跳騰,但也有勢力插手其中,道武之皇?不認識,他們表示只爭朝夕。

從某種層面而言,佛門和道門的中下層勢力,職能是類似的,所以他們既能打配合,又在搶飯碗。

比如說法事和禱告,兩邊都能做,欺騙信徒,聚斂錢財;撰寫經卷,操控凡人國度;甚至扶持勢力針對其他王朝,兩邊也都能做。

不管是不是好事,都有一個大前提,百姓得足夠愚昧,不然沒人信他們。

從前興建城鎮,那是大家都能看到好處,現在倒好,你儒門突然開始搞什麼開民智,搞什麼為蒼生服務,那不是砸大家飯碗?就你清高是吧?

儒門方面則是另外的看法,這套政策確實在擴大整個儒門體系的影響,儒門眾人也確實在為蒼生做事。

不管一個人的出發點是為了名利,還是真的為了蒼生,他都為蒼生做事了,而且收益比以往的爭權奪利高了不少,還不會傷整體的和氣。然後內鬥就開始了,從輿論和民意,到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

自從儒門完成改制之後,基層實力驟升,你寺廟裡的武僧,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學堂裡的儒生。

單論基層而言,僧人的數量自然比不上儒生,因為越是富裕的人家,越是要讓子女去讀書。

第一輪的交鋒以佛道劣勢告終,隨之而來的便是第二輪的交鋒,雙方中層勢力開始下場,有些人急了。

因為有仙蹤無名的插手,導致精幽大戰直接中斷,使得苦境迎來了相當長的和平期,儒門挑選的時間太好了。

畢竟,若是身處太平盛世,誰會閒著沒事求神拜佛,最多也就是去燒柱香,要是事情成了,那都是個人努力的結果,要是沒成....給你把廟拆咯。

總而言之,在中層開始下場之後,整個儒門的戰力直接扭成了一塊,就連老系勢力都沒提出反對。

隨著理念之爭走上極端,誰都說服不了誰,在有心人的挑動下,傷亡出現了。

眼看一場內部戰爭就要爆發,三教的高層沒帶猶豫的,直接選擇了下場。

三教內部競爭那是三教的事,都是為了天下蒼生,能決出更合適的政策自然是最好的,但你外人敢摻合挑撥,那就是找死。

在一場會議過後,分散於三教的法宗,進行了改制重組,合稱三教法宗,被三教高層委以重任,負責三教基層勢力的督察。

簡單來說就是維護三教的面子,畢竟這次的事情,揪出來不少尸位素餐之輩,有辱三教名聲。

後續的事情,卷宗之中沒有絲毫記載,親身經歷者也都閉口不談,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