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萬劍俯首拜劍皇,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言畢,引得眾英魂震動,只因結果與他們本意已是背道而馳。

“這…”

“似是而非的逆轉劍勢…”

“古今未見…”

“是福是禍…”

“罷了…罷了…”

以情入劍,以心為本,藺重陽之劍道越天人之限,同時也是自我心境的突破,心意無窮而劍意無限。

但最終的成果卻與眾英魂所料不同,藺重陽保留了仁愛相容幷蓄的特性,也保留了其強大的同化之力,走的卻不是推己及人,而是大仁不仁。

其雖是仁愛之劍,但更是護世之劍,正因大仁不仁,故能包容一切,正因不殺之殺,方能無物不殺。

“吾道成矣!”

伴隨冥冥之中的感應,藺重陽左手握上新生神皇之劍柄,與右手中的君子之風兩相呼應,雙劍交相一擊,霎時天地立變。

錚——!

雙劍交擊,一聲鏗鏘,似是劍意與天地共鳴的顫動。

只見無形氣浪擴散而出,引得聖葬骨林,乃至整個德風古道,甚至方圓千里之內的所有劍器齊聲顫動,無數的劍鳴之聲匯聚在一起,形成一曲震撼人心的宏大樂章,亦或是瑰麗的讚歌。

萬劍齊鳴,亦是萬劍俯首,是向劍中之皇的頂禮膜拜。

下一刻,不管是普通儒生的尋常配劍,還是葬劍墳的無數斷劍,不管是聖葬骨林的古今劍魂,還是夏戡玄、尹瀟深等人的配劍,都在齊聲顫動之中掙脫主人的掌握,飛向天際。

無數的劍器共鳴,無數的劍意激盪,使得空中異象乍現,一股無形劍意自德風古道而出,如草上之風,向外擴散。

無數劍器雀躍響應,爭相錚鳴,在這個範圍之內,其他兵器的鋒芒盡數被劍意壓制,唯劍獨尊。

劍意所及,無數人都感應到了這股異變,將目光投向德風古道方向。

距離德風古道千里之外的某處所在,兩道身影並立,一者揹負刀劍,一者身著長衫。

“以心為本情入劍,萬劍俯首拜劍皇。”

揹負刀劍的武者感受著遠方的劍意,話語之中半是欣賞半是讚歎,苦境之中劍者不計其數,能達到這種境界的,用鳳毛麟角形容都顯得機率有些高了。

“劍中之皇,好友給予的評價這麼高嗎?”

簡單的一句讚賞,已令其身旁之人震驚不已,他這位好友在刀劍之上的造詣,可以稱得上一句登峰造極,能讓他給出這麼高的評價,這股劍意的來源怕是非同一般。

“心之仁,無堅不摧;天之仁,界限無極。”

他能感應到,那是一條截然不同的武道,可惜他之道已定形,若否還能參照一二,屆時也不用再擔心…

“聞所未聞之劍道。”

身著長衫之人自認,自己也算見多識廣,但這樣的劍道不止是苦境,就算是他之故鄉,亦是聞所未聞。

“亦是獨一無二之劍道。”

………

而在德風古道之內,所有人都被這突來的異變驚到了,畢竟配劍突然跑路這種事,換誰身上都是驚嚇。

不管是在房間內休息的儒生,還是正在上課的儒生,在這一刻都齊聚戶外,望向天上的異象。

無數劍器不斷拔空而起,在天空形成了浩大的劍器洪流,隨後被不同顏色的絢麗極光分割,瑰麗而壯闊,觀者無不神往,終生難忘。

而後,圍觀之人開始發現,自己所修行的儒門武學,在莫名其妙之中大有進境,就連一些之前晦澀難明的劍式,如今亦是一目瞭然。

種種不同的情緒,將德風古道之內所有人拉入了一種名為悟的玄妙狀態,其效果甚至要超過在德風古道內部人氣極高的永珍真藏,因為這是針對性的提升,雖然只限定在儒門武學的範圍內。

畢竟藺重陽無法瞭解到德風古道的每一個人,所以只能選擇一個能夠普及的方法,但終歸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

故而,具體的效果,視每人的根基、資質甚至所修武學,略有不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武學根基與藺重陽越靠近的,受益越大。

縱觀如今的德風古道,除了藺天刑與夏戡玄之外,與藺重陽最靠近的,便唯有非常君一人。

………

“一刻鐘,已然是足夠了,再長的話未免有些不美。”

聖葬骨林之內,隨著藺重陽將一身劍意收斂,外界的異象也隨之結束,無數劍器自行返回,劍歸原主。

雖然在劍道上他沒有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