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淬心立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藺重陽只准備當個開路人,所以也沒寫太多,後續有人有興趣的話,就交由後人繼續解讀補充。

在那之後,他還寫了一本壓榨武者與先天人勞動力的書籍,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擅長什麼武器的武者適合去什麼地方;什麼屬性功體的先天人適合去什麼地方;先天人如何幫百姓開山挖河;武者如何幫百姓拓地犁田等內容。

當然對外不能那麼說,對外的話這就是一冊初出江湖生存指南,其中也確實有很多闖江湖的經驗。

雖然很多世家出身的儒者對此嗤之以鼻,但也有儒者對其奉若經典,這些人之中,大多數都是選擇篳路藍縷開拓支脈,於苦寒之地護佑一方的高風亮節之人。

而他現在正在寫的,便是針對一些思想,給他們做做工作,也就德風古道文風比較開放,加上他自己的靠山足夠硬,這要是放後世的一些組織,藺重陽覺得,自己能被那些腐儒給指著鼻子往死裡罵。

儒門之中雖然有齷蹉之輩,這很正常,別說儒門,縱觀三教甚至江湖名門,此類人物不在少數,當然大部分都是中下層,畢竟是人情世故的江湖,但更不乏願意前往偏僻苦寒之地的高風亮節之人。

加入儒門者,大部分人的初心都是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不負先輩不負蒼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人都會因為受限於眼界,而忘記初心,被世俗的功名利祿所矇蔽,陷在泥潭之中。

藺重陽便是針對這方面,以一個全新角度,進行簡單的論述,畢竟路要一步一步,細水長流潤物無聲才是正途,動作太大容易被人惦記。

簡單來說就是,苦境這地方比較偏科,雖然動輒便會觀星算命,還一算一個準,但因為沒有科學這個概念的存在,所以很多知識便被修行中人壟斷。

相應的,雖然動輒便能做出各種複雜的機關甚至堡壘,但絕大多數都是拿來打架或者坑人的,就沒多少人想著說,這種工藝能不能簡化之後民用,能不能成體系的傳承普及。

雖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苦境這地方經常被開山裂谷改變地形,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在無人區打的,很多方面都能拓展一下眼界,來想著給百姓做點事。

有充分的民意支援,何愁學說不興,不比在那一畝三分地爭權奪利來得舒服?你如果有能力,甚至還能用自己的理念,去影響別人的轄區。

一切都在規矩之內,對方技不如人也不能說什麼,想動手還會被百姓譴責,萬一被抓個現行,以後可就不好混了。

最後只能吃悶虧,然後奮發圖強為蒼生服務,爭取把自己在民間的地位拉上來,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競爭迴圈。

“收工...”

引經據典又往上添了些內容後,藺重陽將一摞寫滿的紙張整理好,進行了簡單的裝訂。

“寫完了?拿來我看看。”

白色帷幕之後的身影出言道。

“後續就勞煩師叔了。”

以真元相托,藺重陽出言同時,將書冊送入帷幕之後的夏戡玄手中。

他把內容寫出來之後,都是交由自家萬能的師叔先做斧正,然後才會出在德風古道甚至外界流傳,原因嘛,懂得都懂。

至於說這帷幕,之前是被拆過的,現在為了讓藺重陽多與德風古道眾人打交道,夏戡玄重新將其裝上,暫居二線。

“當初還好是老大把你抱回來的,這要是落在別人手裡,我覺得儒門可以關門了。”

夏戡玄一邊翻閱著手中書籍,一邊出言感慨,看的是一樣的典籍,寫出來的內容卻是另外的意思,人與人當真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的天資就是不講道理。

“師叔言重了。”

他也就寫的內容偏激了點,最多也就是容易被人在其中做文章,然後借鑑內容拿去搞事。

“言不言重,你自己心裡清楚。”

將其中內容過了一遍,夏戡玄只想說,這臭小子是真的不把先天當人,雖然其中很多內容他是挺贊成,但人性這種東西,遠比想象的要複雜,該給他刪改的還是要給他做刪改。

“那行,就算先聖在這,也是師叔言重了。”

遇事不決拿先聖擋槍,不需要的時候就聖先聖垂拱,由賢明的儒門中人來講述先聖經義。

只有不會說話的先聖才是好先聖,會說話的先聖,一看就是陰謀家假扮,想要為禍蒼生。

“哈~你小子。”

話音落,只見一張暗紅古琴憑空化現,落在藺重陽面前,七條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