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能比武痴懂武痴絕學?
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能比武痴懂武痴絕學?,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是邪帝未死,必然會選擇重啟舊部,所以武痴也請求好友暫時莫去動葉口月人。
這方面他會親自負責。
千年為限,若千年後沒有他的訊息,葉口月人依舊選擇繼承邪帝遺志,入侵苦境一統三界,屆時他應當已經與其徹底同歸於盡。
生歸生,死歸死,兩者互不相擾。
對於此事,藺重陽沒有拒絕好友的理由。
若否,武痴會面臨道崩。
與其道崩而死,不若貫徹己道戰死。
兩人立下千年之約,活著的人,遠比戰死之人肩負的更多。
最後,視線被拉回到南風不競身上,並非每一個人都是藺重陽,與武痴交流之餘,便將邪帝傳承給吃幹抹淨推陳出新,他這曠古絕今的才情,無論何人見到都得說一句離譜。
一定程度上《俱神凝體》能用《八品神通》作為替換,只不過,這樣的話門檻會高些。
有些時候門檻更高代表更安全。
《八品神通》的一人三化,若被斬殺,不僅不會對本體造成不良影響,回流後還能共享記憶。
限制在於,尋常人身負太多武學,容易雜而不精引發某些問題,藺重陽雖將此弊端攻克,實際上手扔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此事卻也不急,在閒暇時進行研究,還能用來打發時間。
至於南風不競這個情況。
進行分析之時,要先考慮武痴絕學,恆山心流以及太極心流。
其中,武痴絕學對心性的要求最為嚴格,核心就是讓修行者修心,根基隨心性修持水漲船高,而無需刻意去打磨自身根基。
恆山心流,則是在修行的同時修心,恆山九巔的考驗便是實際案例,需要去修,去悟。
太極心流,同樣注重心性與境界的修持,前者到達後者同樣會水到渠成,但是,它同樣有道門一貫的隨緣作風,哪怕心性與境界差一些,也能在明白原理之後依靠根基催動,最多效果稍微差些。
南風不競其人,怎麼說呢。
性格偏執,同時還有些急功近利。
別人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他撞上南牆,會把南牆撞破繼續往前走。
偏偏武痴絕學最忌諱急功近利,南風不競在走上歧路後,不僅沒有反思,反而偏執的想要把歧路按他的方式走通,越走越偏,越偏越不放棄,就這樣反覆不斷的運功僵持。
憑著心中那股勁,硬生生將武痴絕學給練到走火入魔,可謂是能人所不能。
給藺重陽與武痴這兩名高手開了眼界。
尤其是對武痴,從「我什麼場面沒見過」,變成了「這場面我真沒見過」。
與之相反,藺重陽在研究清楚後,反而能夠接受他走火入魔的事實,因為,結合當事人在另一個時空的事蹟,這種情況完全能夠理解。
因為沒有《兵甲武經》,也沒有楔子越獄逃離至苦境,更沒有槐生湘靈因故前往苦境。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際遇天差地別。
另一個時空的南風不競,修行《兵甲武經》之中的神之捲走火入魔,彼時的湘靈,在寒煙翠的幫助下以閻魔之術前往苦境,正好遇到這一幕,情急之下她救了南風不競,卻也因為違反秘術契約而化成石像。
那一瞬間,她感到了不捨、後悔,今生她再也見不到楔子麼?千萬種矛盾思緒,凝聚在一滴眼淚之中,等待未來有一天楔子能夠出現。
雖然化作石像,但她對外界的感知得以保留。
站在南風不競的角度,此事極難理解,一名素昧平生的女子竟為了救他化作石像。
他在毫無選擇,以及未能認清事實的機會下,一味執著於對湘靈的愛情上,也一廂情願的認為湘靈喜愛著自己。
因為在這件事中湘靈付出的代價太過巨大。
無法理解,所以只剩下一種可能。
為了讓湘靈恢復,長久以來,他用盡各種各樣的方法,直到楔子的出現方才將秘術解封。
然而,站在湘靈的角度,南風不競的所作所為她一直都能感應到,對她而言顯然無法接受,於是就有了那無情的一巴掌。
只是對於南風不競來說,其中,更多的還是沉沒成本,再加上他偏執而極端的思維。
若是所想不成立,那他自己又算什麼?
長久以來付出的一切又算什麼?
這種思維,代入當下他修行武痴絕學現狀,就能解釋他走火入魔的原因。
對於南風不競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