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八章 太學主你能不能行?,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儒門內部派系林立,有新儒學,舊儒學,三教合一派,儒教獨尊派以及中立派等。

學海無涯提出的「四大名鋒」選拔,便是將派系放在明面上,「四鋒」所代表的,不僅是儒門各脈承認的榮譽,還是苦境儒門內部的不同派系。

可以將他們看做某一派系代表人物,如果透過選拔名列「四鋒」,地位與掌握的資源,都會因此水漲船高,尤其是,太學主邀請藺重陽出席,會極大的提高這次選拔的含金量,雖然很明顯能看出不是太學主的手筆,但他還是選擇順水推舟。

與之相應,經過綜合考慮,藺重陽並沒有拒絕這位友人的藉口。

他也相信夏承凜等人對類似之事已有準備。

當然,提起派系,那就不得不提儒門內部派系的鄙視鏈。

新儒學平等的蔑視其他儒脈;

三教合一派蔑視儒教獨尊派;

儒教獨尊派蔑視三教合一派;

中立派是小門小派抱團取暖;

舊儒學分散在新儒學外各派;

新儒學紮根於整個苦境儒門;

中立派與新儒學走的比較近。

在另一個時空,代表新儒學的疏樓龍宿根本不給他們面子,雖有提名,卻不屑於參與,選拔的時候他人都未曾到場。

憂患深代表三教合一派,契合《孟子》,後來更是成為三教仲裁,在老三教內有著極高地位,在戰時更擁有排程三教聯軍之權。

在三教體制內摸爬滾打許久的人物,心態自然與江湖人不同,為人處世自有章程。

體制內外確實有不同之處。

傾波族凌主靖滄浪,契合《論語》,代表的是儒教獨尊派,因為嚴格來說,他算是歸化儒門的非人族族群首領,族地距離世外書香更近,與學海無涯不是一路人,在儒門內部基本上沒人支援。

所以,為了族人生存,只能以獨尊儒學的招牌換取支援,也算一種無奈之舉。

私交方面,靖滄浪其實只看不起墨學,因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道依情」,然「情有親疏,愛有等差」,故而看不起墨學思想中的「兼愛」,結合他之出身,以及儒門所推崇的有教無類,其實理解起來並不困難。

平如蘅代表中立派,契合《中庸》,在儒門各脈中完全是透明人,不過與儒門天下有交情。

小門小派抱團取暖就是這樣。

在書信的最後,太學主邀藺重陽前往學海無涯一敘,信中再詳細,也不如面對面交談,這是非常必要的環節。

夏承凜能代表儒聖明德一脈,會收到邀請,但他代表不了劍皇。

另外,霽無瑕打算再回一趟德風古道,她並不打算隨行,稍後舉辦選拔儀式時,儒門司命會與眾人一同前往學海無涯。

…………

學海無涯大殿之上,紅毯鋪地,雲龍為碑,左右分立禮、樂、射、御、書、數六部金座。

大殿中央,一張桌,一壺茶,一人獨坐。

只見其身著黑色儒袍,垂落的白髮被打理的一絲不苟,眼神睥睨,嘴角微揚,似在等待著什麼。

另有一人立於旁側,著白色儒衫,其上墜有藍色流蘇,飾有玉環,白髮被銀冠高高束起,發冠飾有五色珠玉,氣度飄逸,斯文俊雅,貴氣逼人,裝束與氣質是十分標準的儒門中人。

此時。

八風匯如龍吟,儒樂奏響玄音,清冷詩聲隔空傳至。

“觀狂浪,潮作奔流入寰瀛,天仁為心;

映長鋏,道如繁星散宇空,儒劍稱皇。”

標誌性的微妙淡香,隨清風撲面而來,只見一道清絕身影負手步入殿中,來者身形挺拔修長,容貌清冷肅氣,完美無瑕。

“見過劍皇尊駕。”弦知音欠身行禮。

“我該說一句物是人非嗎?”無形的清風將弦知音托起,藺重陽徑自坐在太學主對面。

上次來時,還是解決入度不轉輪的問題,順便幫友人將紫龍影交給疏樓龍宿,如今與當年排場相同,卻僅是相同的排場。

不過,他給太學主與弦知音的感受,與當年那次見面完全不同。

昔年那套儒衫已經換掉,連帶儒冠也被卸下。

考慮到身為學海無涯太學主的某人,同樣沒有束冠的習慣,此事倒也無妨。

「子不語,怪力亂神。」弦知音心中輕嘆。

以他之修為與心境,亦無法支撐自己長時間直視藺重陽,那種下意識的不敢冒犯,遠比上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