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萬堺朝城,天下風雲
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萬堺朝城,天下風雲,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084章 萬堺朝城,天下風雲
在上德谷打下的那片淨土的基礎上,修建萬堺朝城用了十年時間,這個時間……
不算長。
因為這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那麼簡單。
絕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參與設計與建築的究竟是哪些人,就連崇玉旨他們,對此也一知半解。
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遺忘了。
就好像,百里淨土在一個恍惚之間模樣大變。
巍然城池,是邊關最堅固的堡壘,矗立在與原始幽界交鋒的第一線,遊走各方促成同修者,被喚作萬堺尊主,乃同修會創始人。
待到萬事俱備,便是挑選吉日昭告四方。
…………
鏘——!
鑾鈴聲響,迴盪在一望無際的魔土,一輛典雅的馬車自地平線盡頭緩緩駛來。
不過,拉車的非是馬匹,而是一頭麒麟。
體表滿覆青色鱗片,龍首,上半身為人身,下半身則為麒麟,生有三尾,尖銳似劍,其之形體健壯而威猛。
他拉著的那輛車,從總體上來看更像是閣樓。
雕樑畫棟,典雅華麗,雖不知其材質,但規格比劍尾麒麟的體型還要大上數倍。
這個組合本該萬眾矚目,然而,哪怕在今天這樣的盛會,都沒有人注意到它,就好像劍尾麒麟與他背後的車完全不存在一樣。
今日,正是萬堺同修成立之誓師大會。
儒道釋三教,以及弓弧名家、易天玄脈等世家門派紛紛加入,成為萬堺同修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晴空萬里,豔陽高照,廣場之上人影綽綽。
鐺——!
悠揚鐘聲響起,宣告吉時已到,霎時,三道不凡身影自天而降。
“仁義之根,唯人栽之。”
儒門代表提掌運元,隨即,一方高臺出現在萬堺朝城廣場。
“悲憫大覺,唯佛悟之。”
佛門代表緊隨其後,赤色火紋法印烙於那方高臺之上。
“天則不違,唯道營之。”
道門代表化納真元,萬堺朝城範圍之內頓如春回大地。
平地築高臺,烙法印,沐清風,鬱郁生機起。
正是代表三教參與誓師大會的映雲騫,崇玉旨以及釋大千,這是先前便定下之章程,此番與會者並不存在的所謂的第四教。
旋即,只見一座石碑自天而降,落在由映雲騫所築高臺之上,兩者渾然一體,矗天而立。
“此無字之碑,乃是數百年前九宇所降的一塊奇石,天下巧手名匠未有人能在其上刻下一筆,傳說與論劍海劍碑為同材質,故以此碑見證萬堺同修的不世偉業。”
只見清懷玉鑑從容開口,為在場之人介紹著這塊無字石碑的來歷,透露出一些資訊。
這名俊秀不凡的青年,在萬堺朝城內,有著數量相當可觀的擁護者。
建城期間,曾有幽界妖魔接連犯境,便是映雲騫身先士卒,將妖魔御於城外,護下了不少聞訊而來的江湖人士,進而獲得了不菲的人望。
崇玉旨在他說完後幫了次腔,反倒顯得釋大千有些格格不入:“今日,我等將以此碑見證,萬堺同修之不世偉業。”
略顯慷慨激昂的致辭結束,只見兩名來自弓弧名家的高手引箭向天,于晴空之上交匯。
蓬!
煙花綻放,將新生的雲氣凝成一副對聯。
「諸教匯源德垂萬代。」
「萬堺同修功益四方。」
而在廣場的一角,兩道身影佇立,身著淺綠衣衫的女子望著那名意氣風發的青年,略微失神,而後不知是回憶起了什麼,面上神情複雜。
映雲騫能走到如今這一步,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代表苦境儒門,映鴻雪與映朝陽皆未曾料到。
他已經證明了自己,一次又一次證明了自己。
但「映雲騫」之名已經不再被使用,就連德風古道名冊之上,也改成了「清懷玉鑑·應無騫」。
不然,映朝陽還能跟著沾沾光。
畢竟映鴻雪能有今日成就,還是多虧了某個口嫌體正直的弟弟幫襯,也能算是姐憑弟貴。
站在她身旁的生命練習生並未說什麼,兩人如今雖已確定關係,但正因如此,他這邊還得再承友人一份情,然後問題就出現在這裡。
友人和老丈人關係不對付。
至於有多不對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