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論道來處即是緣,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原無鄉與夢丹青而言,像藺重陽這個年齡的前輩,一開始認不出來是正常事,別說他們,就算換道真之主前來,一樣認不出來。

畢竟,這中間相隔的時間,實在是有些太過久遠了,完全就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道真一脈的建立,是在三陽同天結束之後,昔年,有道者白手起家,於篳路藍縷之間開創了道真一脈,雖然底蘊不足,但也為道門中人立下體系。

再加上之後建立的道靈一脈,苦境道門組織便不再像從前那般鬆散,最少,一些想要修道,卻又不想專心修道之人,在那之後便有了去處。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道武王谷那群人一般,整日裡不是在研究道法,便是在研究武學。

甚至若是空出時間,還能再去兼修一番煉丹以及煉器等,勵志要向道武之皇學習,做一名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道門先天。

不過,相較於道真,道靈一脈要更加龐大,底蘊也要深厚許多,只是其中多隱世門派,門人不怎麼行走江湖。

而道真一脈因為底蘊不足,這麼多年下來,也沒能出一名絕頂高手。

再加上內部問題不斷,導致直到如今,底蘊不足這個問題,依舊未能得到解決,進而沒有絕頂高手誕生的條件,哪怕有天賦傑出的門人,亦未能受到足夠良好的教育,進而使整個門派,陷入了死迴圈之中。

話歸正題,在道真建立之前,藺重陽便已經成名多年,同時也不再像從前那般,頻繁在江湖上走跳,雙方雖同為三教組織,卻因體量不同,基本沒有交集。

像大乘靈雲寺,大家同為三教高層,哪怕平日裡沒有交集,但要找一張存世畫像,並不困難。

當然,似道真這般就差遠了,即便有畫像存世,也不是誰都有幸得見。

要知道,德風古道之內的儒生,為了表示對主事的尊重,哪怕私下做畫,都只會畫一個背影,就是夢丹青曾經看到過的那種。

身為道門法宗之主的弟子,以及在苦境丹青界享有一席之地的丹青聖手,夢丹青瞭解的資訊,是要多於其之兄長的,哪怕很多同樣是只知曉名字。

比如似武痴這般高手,平日之中神龍見首不見尾,他也是從方才藺重陽與其之對話中,真正確定了兩人之身份。

種種原因,導致了藺重陽雖是當今苦境儒門兩大招牌之一,但真要不提名字,只看樣貌的話,江湖上很少有人能當面認出來。

當然,那號作儒聖的學海無涯太學主,亦是同樣的情況,哪怕他經常遊歷江湖。

…………

武痴頷首示意後,指了指兩人身旁的空地,出言道:

“行走江湖,無需太多繁文縟節,來,坐。”

正如藺重陽先前所言,既然能在此地相見,那便是緣分。

而且,那名叫做原無鄉的少年人,雖然天賦相當不錯,卻未能將其兌現,按照常理來說,這個情況只會出現在散修身上,三教門人不該是這個情況才對。

總不能說,他身處的那道門,不如眼前之人的儒門吧?

不管怎麼說,在看到他這個樣子之後,武痴便生出了指點對方一番的想法,甚至,還拉上了藺重陽一起。

因為在提攜後輩方面,兩人態度並無不同,對方雖是一方之主,卻同樣不在意門第之見。

“無需拘謹,坐吧。”藺重陽亦是出言道。

道真一脈的問題,他自然是知曉的,遙想當年,月無缺可沒少與他吐過苦水,甚至還在信中多次埋怨劍劫:

為何將倦收天送去道真?

彼時,藺重陽的回答是:若好友早些年前往道武王谷,歧天人定然會很樂意,將人送至好友身邊。

如今見到原無鄉,他方明白,道真一脈存在的問題,遠比他所想的要大,不過若是結合一番另一個時空的歷史,這種情況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作為道門組織,道真一脈的歷史,可以簡單概述為兩個字——內訌。

若是詳細一點來說:不是在內訌,便是在內訌的路上。

“多謝兩位前輩。”

道謝之後,原無鄉兩人便就地坐下,隨後只見他開口道:

“山壁上的武字,可是兩位前輩所留?”

武痴聞言後,並未直接回答,而是撫須笑道:

“你這小子不坦誠,你想問的,是先前那動靜,是否為我二人造成的吧?”

“前輩見諒,晚輩其實是想挨個問的。”

小心思被道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