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快進到丟給好友
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九章 快進到丟給好友,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劍明月一劍秋!”
劍指抵劍身,劍光映明月,化納漫天秋陰,匯於劍鋒之中。
“劍之盡頭,你要看仔細了。”
就在同一時間,志聖配天劍鋒高擎,藺重陽周身氣機,亦在層層遞進。
知,止,定,靜,安,慮,最終極盡昇華,定格於得,正是證聖之劍應時而出:
“得到化聖。”
「大學之道在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聖文起,終招現,但見儒劍七轉,一證至善道德。
錚——!
劍器輕吟,極招相對,只見劍意橫空,劍芒四射。
證聖之劍後發先至,極盡昇華之信念,力壓明月秋陰,卻見藺重陽手中劍鋒一轉,竟是將攻來的劍器,硬生生削去一刃。
極端過後,煙塵盡散,志聖配天已然架在元八荒脖頸。
勝負判定。
右手執劍負於背後,藺重陽出言道:“劍之盡頭,你已得見其一。”
“其一?”
甫從震撼中醒轉的元八荒,此刻唯有不解,難道盡頭還能有很多嗎?
“天下武學,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一者師法天地,模擬天象;一者師法人道,昇華信念。
前者,天地萬物無物不劍;後者,精氣神心皆可為劍。
萬道殊途同歸,但到達頂峰的過程,每個人皆不相同,學無止境,大道無涯,在一條路達到頂峰之後,還可以考慮換一條路,再至頂峰。
你方才所見之劍,乃為儒門求證至善道德的證聖之劍,喚作七證儒劍,同樣境界的劍招,我這邊還有不少。”
藺重陽講的非常詳細,非常驚悚,非常深奧:
“劍之盡頭,謂劍,謂道,一者為一,一者為萬。
劍之起源,則謂劍者,因為是人為劍賦予了意義,劍才被喚作是劍。”
他將劍之一道抽絲剝繭,從基礎分類到表現形式,從源頭到盡頭,展現在元八荒面前。
雖然,這只是最簡單的理論,也是最基本的框架,真正要腳踏實地,一步步前行,將其填充圓滿之時,方才能明白,其中之高深。
回味著方才所見,元八荒問道:“前輩執劍是為了什麼?”
“殺人。”
得到的回答極其精簡,甚至讓他不解:
“為何?”
又一次提問,這一次他得到的回答是:
“斬邪誅惡,衛護蒼生。”
而後,他又問道:
“不是追求更高深的境界嗎?”
藺重陽的回答則是:
“那只是過程,非是結果。”
“晚輩不解。”
如今的元八荒,不過是初出江湖不久,年歲亦是不大,剛闖出來點名頭,若讓他像後世那般,自然不太可能。
不管是閱歷,劍心,亦或者根基,都差遠了。
“送你幾個字,若你哪天能將其悟透,便會明白。”
既然相識的這般早,站在藺重陽的角度,他其實不太希望,元八荒走單純的劍道。
並不是說不好,而是覺得……
浪費。
這是一塊璞玉,可惜,兩人之間的相性還是差了億些,果然還是介紹去天南山劍廬吧。
“請前輩賜教。”
出於好奇,元八荒覺得,他有必要一聽。
“為己之學,識得本體,萬物為一。”
修劍,求道,皆是極為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風景。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有的人認為,需要摒棄七情六慾,才能證得大道;
有的人認為,只有將生命去蕪存青,才能屹立頂峰;
也有人認為,唯有極致的純粹,才能做到登峰造極。
昔年,長日錕鋙便是其中之一,一生由劍始由劍終,途中也曾行差踏錯,但最終得以醒悟,之後也曾為蒼生出力,在其求仁得仁後,藺重陽才將其引以為友。
這一類存在,不管他們的道如何,總體來看皆是不穩定因素,聖與魔,皆在一念之間。
就如同那天下,有人將其寫成蒼生,有人將其寫成霸業,有人將其寫成浩劫。
另一個時空,元八荒能放任命蕭疏,在擊殺枯朽年之後,再與他劍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