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族,計都,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

高峰上,一道身影將手中書信讀完,語中感慨萬千。

另一道身影走上前,望著山腳下的風景,出言詢問道:

“何事憂愁?”

在長時間的相處之中,羅喉發現,自己這位好友在面對生死之時,遠沒有尋常的江湖人豁達。

也不能說是豁達,應該說,那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

除卻為禍蒼生者,其餘的生命皆有其重量,非是一個冰冷的數字,任人犧牲。

這種態度,他也不好評價是對是錯,因為,江湖中人只論生死,但毫無疑問,這是值得尊敬的。

“北境有戰事將啟,或許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便能一統。”

出言同時,夏承凜將手中書信,遞給了一旁的羅喉。

迅速閱讀完其上內容後,羅喉將書信交還,說道:

“長痛不如短痛,盛世唯有犧牲能鑄就。”

山下的風景,唯有一片寧靜,那是他們兩人選擇的地點,建立城池的地點。

接過書信將其收起,夏承凜語氣之中,則多了幾分不屑:

“並非所有人皆會這麼想,就如同我們現在要做得事情,或許,有人會說我們冠冕堂皇,大義凜然,只是為了自己的野心;

或許,有人會譴責我們,用自己的道德,去衡量與評價一切,譴責我們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他人之身。”

不受限制的武力,本就是這天下動亂的根源之一,在認識羅喉與君鳳卿之前,夏承凜對於散修的態度,其實……

挺微妙的。

不管是所謂高手對決,驗證武道,亦或者江湖仇殺等等,這一件又一件事情,皆是非成既敗。

然,無論成敗,造成的影響卻是真實不虛,蒼生註定要面臨這些“劫難”。

天下的“英雄”何其之多,蒼生的劫難,何年何月何時,方能終止?

三教內部,自有其律法與裁決,對相關之人進行限制,那,誰人又能限制三教之外的人?

既然三教不好出手,便讓能夠出手的出手,這是君鳳卿通讀典籍後,與羅喉做出的決定。

平日中斬妖除魔也是衛護蒼生,那建立一座城池,豈非能庇護更多的百姓?屆時頒佈律法,擴大影響,掃清西武林之亂象,亦未嘗不可。

畢竟,君鳳卿加入儒門後,不僅是一筆春秋的高材生,更因天賦傑出,成績優異,得以成為掌門庭三帖之高足,所能接觸到的資訊自然遠勝從前。

羅喉本人在見證了戰雲界的改變後,亦是感慨萬千,他本便不是純粹的武者,或者也可以說,他願意為此做出改變。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文縐縐的話語,顯然不符合羅喉之性格,夏承凜聽到之後,神色有些微妙:

“鳳卿教你的?”

這怎麼聽,都不是他這位好友的風格,不過上次鳳卿回來,給羅喉帶了不少典籍,都是他自己謄抄的。

“嗯。”

對於好友的疑問,羅喉沒有否認,轉而說道:

“有多少風雨,讓它們來,我接著便是。”

既然做下決定,他便不會遲疑。

“離經那邊,應當準備的差不多了,待從炎山鐵族取回你的新刀,便能開始行動。”

答應賠給好友的新刀,是夏承凜動用自己的人脈,或者說,動用祖父留給自己的人脈,找炎山鐵族所定製。

文風谷坐鎮南武林許久,自然與同在南武林的鑄造大族有些關係,光是儒生的佩劍,便是一筆不小的訂單,非是尋常作坊能夠吃下。

就連夏戡玄的佩劍——靈霄燭幽,亦是當年鐵族先祖所鑄。

…………

南武林深處,一座怒吼的火山,炎山,生活著一個以鑄造為名的種族,鐵族。

沉重的打鐵聲,渾厚有力,幽遠綿長,顯示鑄者一身不世根基。

散落在地上的劍器,看似鏽跡斑斑,切是內斂鋒芒,隨意之中,暗合著某種規律。

倏然,兩道虹光自天外而來,落在了這座永不熄滅的火山之外,現出身形。

舉目所見,唯有一片赤色,就連空氣,都在這股迎面而來的熱量下扭曲。

對尋常人而言,光是靠近這炎山,便是難上加難,又如何能進入內中,請人為自己鑄劍。

“好一座炎山。”化去迎面而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