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萍水相逢楚某人
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萍水相逢楚某人,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過深奧的道理,太過崇高的理想,對如今的映雲騫來說,確實有些難以理解,自然也就做不到感同身受。
先前的談吐,已然是他多年之積累,真要說什麼信手捏來,還是太過於遙遠。
“你還有時間,能夠慢慢去學,慢慢去想。”
將手收回,藺重陽之腳步亦未曾停歇,目標似是極為明確。
跟在他身邊的少年,此刻出口的話語,卻是有些遲疑:
“若是有朝一日,前輩,也會走上這條路嗎?”
將個人之生死置之度外,映雲騫不知曉,自己是否能夠做到。
“儒者,乃承天道聖心,行人道聖行,自當守心持志,除惡斬邪,以正天地;
亦當秉禮持義,明善揚仁,宣揚教化,以護天下蒼生;
宏治世之念者,於蒼生危難之際,仗劍挺身而出,盡仁於天下,是選擇,亦是責任。”
隨著話語落下,腳步亦隨之而停,看著眼前的建築,藺重陽輕聲道:
“到了。”
一股難以言述的氣息,自古舊的門板上,從斑駁的牆粉中,從階前的青石縫隙裡透出,眼前所見之建築,牽引著無數路人之嚮往。
無關歷史厚重,不問滄桑墨跡,澹澹的酒香隨著輕風飄入鼻中,映雲騫抬頭望去,只見牌匾上寫著:“文君坊”三個大字。
自外部看,此地似乎很是特殊,但進入其中會發現,與尋常酒坊也沒有區別。
映雲騫跟在藺重陽身後,看他拿出一張紙,交給櫃檯上那正在敲算盤的掌櫃:
“勞煩掌櫃,按此名單幫忙置辦,外帶。”
那掌櫃看到名單後,手中動作一頓,隨後又看向藺重陽,說道:
“先生所購量比較大,需要一些時間安置,勞煩先生在此稍等。”
“無妨。”
得到答覆後,掌櫃先收起交付的銀兩,隨後拿了那名單,前往內廂進行置辦。
嗅著酒香,立在櫃檯邊的人,又不自覺的想起從前。
昔年,城池建好後,那儒生想要拓寬商道,卻苦於沒有能夠作為主打的產品,最終便將目標,放在了酒上。
村中人大多以耕田養牛為業,平日中,也是以物易物居多,鮮少有商賈以及手工業者,雖有物質基礎,卻無技術支撐,儒門的課業,也沒有教人如何釀酒。
於是,一封飛信傳回德風古道,不日便迎來了相應的支援,文君坊與千日甘,便應運而生。
“文君”兩字,便是取自那儒生的名字,作為一種紀念。
初,民風淳淳,鮮有飲者,後有一人嘗之,嘆其果然甘美,遂飲者雲集。
一時間,生意甚是紅火,鄉民獲利頗豐,隨著時間流逝,口碑與品牌便也打了出去。
當人們看到,商賈與釀酒,獲利遠甚於耕種之後,參與者便逐漸增多,這些年下來,早已正式形成了產業,在苦境各地皆有連鎖。
追憶往事,一幕幕好似就發生在昨日,歷歷在目,銘心刻骨。
片刻後,一股潮氣自外而來,同一時間,一道清朗之音自門外傳入:
“楚某以為自己就夠早了,未曾料到,還有比楚某來得更早之人。”
映雲騫回首,只見來人頭戴斗笠,背後負有劍袋,腰間插有竹簡,周身氣質似儒似道。
顯然,這是一名高手,至於到底有多高,以他之實力,自然看不出來,不過,說不定要比某個老頭高。
“如此說來,兄臺想必是愛酒之人。”藺重陽側過身,將櫃檯前的位置讓了出來。
進入室內後,來人摘下了頭上的斗笠,自來熟的出言道:
“但在楚某看來,朋友可非是好酒之人。”
想他時常遊歷江湖,偶爾還會與好友一同,給他人做導遊,形形色色的人物見過不少,就似眼前這一款,還是第一次見到。
只是一眼,他便判斷出,對方平日中應當沒有飲酒的習慣,更非是好酒之人。
“哦?何以見得?”
藺重陽也來了興致,而來人之身份,他亦是心中有數。
“楚某若說,是同類之間的直覺,朋友可願相信?”
出言同人,只見來人將自己的酒壺化出,放在櫃檯上。
淺色的玉質酒壺,清雅素麗,倒是與其之氣質很是契合。
“當真?”藺重陽饒有興味的問道。
倚在櫃檯邊的人回道:“也沒那麼玄乎,只是看朋友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