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輕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0章【陰謀】,人物天賦系統,簫輕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行人進入虎牢關後,馬超將劉辯、王允進行了妥善的安置,讓錢虎去守衛在劉辯身邊,將王允安置在了別的地方,並且派人嚴加看管。
入夜後,張繡帶著一個身穿長袍的年輕人走進了馬超所在的大廳,一起參拜道:“見過秦王。”
馬超看了一眼那個穿著文官服飾的年輕人,問道:“長文,一路上可有什麼異常情況?”
被喚作長文的人便是陳群,他字長文,是潁川人,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都是海內知名的大儒,並稱為“三君”,也都在大漢為官,陳群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從小耳濡目染,才華卓越,在長安時,被馬超破格提拔為中書令,專門擔任起草聖旨和傳達天子聖諭的事情,可謂是內通外達,在官場上很是圓滑。
陳寔剛遷徙到長安不久,便去世了,陳紀、陳諶兩兄弟便遵照陳寔的遺言,不再做官,在長安城裡開設私塾,專心治學,是以陳家逐漸衰落。
直到去年,馬超在城中巡查,無意間遇到了在街坊里正在舌戰的陳群,見陳群一連戰勝了五個名士,覺得陳群是個辯才,便派人打聽了一下陳群的底細。這一查之下,才知道陳群就是陳寔的長孫,二話不說,立刻破格提拔為主記,之後相處一段時間後,覺得陳群說的話頗有見地,便再次提拔了陳群,半個月內,一連讓陳群升了六級,做到了中書令這個最為主要的官職,還不時給予陳家很多好處。
陳群因此感激馬超,死心塌地的為馬超出謀劃策。
“啟稟大王,一路上一切正常,太尉大人和屬下押運糧草。司徒大人護衛陛下,他們兩個人一前一後,並未有什麼來往。除此之外,大王所擔心的那幾個將校。屬下也調查清楚了,他們確實和司徒大人有過來往,而且很是密切。”陳群抱拳緩緩地說道。
馬超不動聲色地道:“長文,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吧,記得一定要做的滴水不漏,就說他們裡通外國,和曹操勾結,藉機除去。”
“諾!屬下明白。只是……他們的家人該怎麼辦?”
“斬草除根。一個不留!”馬超回答道。
陳群道:“屬下知道該怎麼做了……大王,如今已經佔領了虎牢關,是否等待涼王大軍到來,再行定奪?”
“你怎麼看?”馬超反問道。
陳群緩緩地回答道:“如今大王已經佔據了虎牢關,魏軍敗退,知道大王來犯,必然會嚴加防範,只怕再前進,就會很艱難。與其舉步維艱,不如暫時在虎牢關休整。等涼王的大軍到來,再另做打算也不遲。”
馬超知道陳群足智多謀,對事情的看法也頗有見地。而且也經常幫助他出謀劃策,比王允、楊彪那兩個老頑固更加的識時務,所以他很喜歡聽陳群講話。
“你是不是已經有什麼主意了?不妨說來聽聽。”馬超見陳群胸有成竹的樣子,便問道。
陳群點了點頭,說道:“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故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兵法的上上之策……”
馬超知道陳群學識淵博。但是他不太喜歡聽這種冠冕堂皇的話,裝著樣子點了點頭。說道:“文長,跟本王說話。你不必如此文縐縐的,直接說你心裡的想法。”
“諾!”陳群對馬超確實心存感激,感激到甘願為他驅使,有道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一點陳群做的非常到位。
“坐吧!”馬超抬起手,對陳群心平氣和地說著,感覺像是兩兄弟見面一樣隨和。
陳群坐下之後,便緩緩地道:“如今天子御駕親征,大王是奉天子令討伐不臣。燕王林南、魏王曹操、吳王孫堅都是自立稱王,未曾經過天子詔令的頒佈。預知形成對比的則是楚王劉備和蜀王劉璋,二劉是漢室宗親,雖然昔年涼王殿下和蜀國之間發生了點摩擦,但總體來說,劉璋的心還是向著天子的,至少天子的命令在二劉那裡還是行得通的……”
“繼續說。”
“大王挾天子以令不臣,天下莫敢所向,劉璋、劉備在想稱王的時候主動上疏天子,請求冊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兩個是經過天子正式冊封的,而且二劉一心向漢,對天子忠心,就可以為大王所利用,完全可以形成盟好關係。這樣算下來,天下就可一分為二,林南、曹操、孫堅盤踞半個大漢江山,若要逐一進行剷除,或許會很難很難。”
“那你的意思呢?”馬超繼續問道。
“屬下以為,以天子詔書,給天下各王下令,就說天子重返舊都,召集天下各王共聚洛陽舊都,籌建舊都重建。在頒佈聖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