簫輕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9章【抉擇】,人物天賦系統,簫輕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現出來。
“不過,我若稱帝,那陛下將如之奈何?”孫權繼續問道。
周瑜想了一會兒,緩緩地說道:“事已至此,也無可奈何。只是,臣希望大王能夠再忍耐兩年,陛下聲名在外,華夏國並不知道這一實情,如果得知陛下得了失心瘋,大王接掌皇位,只怕會趁火打劫。如今以我國實力,根本不是華夏國的對手,一旦華夏國撕破了臉,公然進攻我東吳,只怕我軍一時難以阻擋。所以,臣以為,不若大王稱帝再晚幾年,爭取更多的時間,然後讓國中男子積極備戰。幾年後,或許還能和華夏國一戰。”
孫權道:“難道,我們一定要和華夏國戰鬥嗎?就沒有別的方法嗎?現在這個樣子,兩國盟好,對全天下的百姓,也是一個福氣啊,如果戰端一開,只怕天下蒼生又要飽受磨難了。”
“漢末天下大亂,隨後便諸侯林立,林南逐一屠滅群雄,現在天下華夏國更是佔據了天下的十之8九,對於華夏國來說,統一勢在必行。大王。如果你是華夏國的皇帝,你會願意看到在東南一隅的地方還有不屬於自己的管轄的地方嗎?”周瑜聽後,不禁有些憤怒。孫權果然不是孫策,孫策剛勇果斷。可是孫權卻有點優柔寡斷。
孫權也清楚,江山是父親和哥哥打下來的,父親和哥哥都是武力超群的人,征戰沙場更是無所睥睨,可是他從未上過戰場,從小養育在溫室當中,就連殺雞見到了都會有些害怕,更別說見到死人了。不過。他也有他的長處,那就是宅心仁厚,知人善任,他知道用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做到這一點,他就足以勝任一個帝王。
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或許他會成為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可惜的是,現在是在亂世。亂世有亂世的法則,而他的行為和心境。都未免有些太過兒戲了。
“這……可是我聽說戰爭會死很多人,死去的人可能會使得吳國百姓全部痛心疾首,一人之死。帶給家人的則是無盡的疼痛。戰爭實在是……”
周瑜急忙打斷了孫權的話,他雖然沒有孫策那樣的武力,可是他的性格卻是剛膽型的,再說經歷過那麼久的戰爭,他早已經習以為常了。於是,他朗聲說道:“大王沒上過戰場,沒有經歷過戰爭,臣是十分清楚的。大王應該清楚,史記中曾經記載過。秦家滅楚,楚人所說的那一句箴言吧?”
“你是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孫權熟讀史記。瞬間便說了出來。
“正是,古人尚且能如此,我們又為何不能效仿古人呢?如今華夏國就相當於秦國,而我吳國就相當於楚國。我相信,只要讓吳國的百姓深深地懂得這句話的道理,肯定能夠對抗華夏國的。更何況,華夏國雖然號稱百萬雄師,但是南方水網密佈,要想攻略吳國,必須要熟悉水戰。南船北馬,華夏國雖然有百萬雄師,臣也不足以懼。只要想法擊敗華夏國一直為之依賴的海軍,華夏國就無法渡過長江天險!”
孫權聽到周瑜如此慷慨激昂的話語,心中是一陣澎湃,但是他的臉上還是浮現出來了一絲的擔心,因為他聽說過,華夏國的海軍強大的程度遠遠超過吳國的水軍,而且華夏國還有一種很厲害的武器,正是有了這種武器,華夏國的軍隊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可惜的是,吳國到現在也研究不出來那到底是什麼武器,在軍事上,永遠的低了華夏國一頭。
周瑜的目光犀利,看到孫權還不夠有堅決的信心,因為如果華夏國真的想發動滅吳之戰,根本不需要什麼藉口。所以,周瑜一直很擔心華夏國會對吳國不宣而戰,那樣的話,對於一個還未曾準備好迎接戰爭的實際性領導人,可能會直接導致這場戰爭的失敗。
他也不敢操之過急,看出了孫權內心的疑慮,當即抱拳道:“大王,臣斗膽請大王明日在拜祭先王之後,隨臣去狩獵,到時候,臣有一項禮物要交給大王,有了這個禮物,大王就不必再怕華夏國了。”
孫權聽後,很敢興趣,問道:“現在不能拿出來看看嘛?”
“必須明日,夜已經深了,臣不打擾大王了,臣告辭!”
說完,周瑜轉身便走,出了皇宮,沒回驛館,而是去了城外關押孫策的囚牢翰林院。
周瑜坐在關押著孫策的囚牢邊上,看著裡面的孫策用手撿起地上的食物吃的非常開心,他的心裡如同錐刺。
“陛下,當年如果陛下肯聽臣的話,堅持拿下武陵城,不用武陵城換取孤懸海外的夷州和朱崖州,也許陛下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一切的罪惡都在於林南一人,是他巧舌如簧地說服了陛下,臣遲早會找他算賬的。陛下,宋王雖然可以接任帝位,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