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部分,女帝娉蘭(完),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慢騰騰起身,不深不淺的行了禮。
這讓我隱約想起個人來。同樣的倨傲,同樣的倔強。只可惜那人已……
停下回憶,問他:“先生是何人,在此任何職?”
他道:“回陛下,臣姓鄭,名則明,是史官。”
鄭則名……似乎在哪裡聽過,仔細回想,記起來了,當初在虎騎關時,史魏書曾向我推舉過此人,後來倒是一直忘了。
便笑道:“原來是鄭先生,史大人曾向我舉薦過您。”
本來是客套,他卻不領話,只那樣站著,給了我一個冷釘子。一時有幾分尷尬,只好把視線轉到他身前的書案上,問道:“先生在寫什麼?”
他道:“整理前朝的大小事物,歸於整理,以便日後開始撰寫前朝史書。”
我道:“這樣……朕可以看麼?”
他道:“整個天下都是陛下的,您又何必詢問。”然後低頭,將那史冊交給了我。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貳臣錄。
為首的名字是商容,然後是董商,嚴康,袁戎得,甚至還有希琰。
所謂貳臣,就是身事二主之人。被史書記載,被後世謾罵“無恥,忘八”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又翻過一頁,卻被那行字弄得滿身寒涼。
華氏娉蘭,刺王殺駕,篡奪皇位。
猛抬起頭,他已經跪下,朝我叩了個頭,道:“臣知道這些會引起陛下盛怒。但臣家世代寫史,就算臣死了,臣的兒子也會寫,臣的兒子死了,臣的孫子也會寫,不管怎樣,這段歷史終歸還是要記載在史書上。”
我捧著那史冊,半晌無言。
最後才放下,讓他起來。對他道:“鄭先生,史臣要做的事情,就是記錄事實,您寫的都是事實,我自然無法抹滅。但歷史終究還是歷史,在以後的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萬年,總會有些人的看法與我相同。而且鄭先生,我從來不認為子煌不是個好皇帝,相反,他是位明君。所以我想讓先生,把子煌所有的事情都記錄下來,不管功過是非,自會有後人論斷。而朕,已經無所謂了,不管是贊還是罵,我已經走到了今日的這步,歷史只是給後人看的,而我們要看的,只有將來而已。”說完,看他略微垂下了頭,便稍稍按了下他的肩,道:“勞您辛苦了。”
從四庫院出來,夜色已濃。
璀璨的星光墜在上面,抬起頭看,只是長聲一嘆。
不管什麼,終歸還是要湮沒在歷史的浩瀚之中……我們只不過是寥寥的幾個過客罷了。
※※※※※※※※※※※※※※※※※※
明紀1097年冬,大容國收兵回國,鄭國軍隊與董商展開了最終之戰。歷時一年零四個月,董商終是兵敗,於西南一荒村吊頸自盡。其兵勢瓦解,自此永絡國原有疆土大定,正式改國號為大鄭。
※※※※※※※※※※※※※※※※※※※※
明紀1099年夏,宮中走水,一把火將壽德宮燒的只剩了瓦礫。
還好當時我與元馨在御暢苑消暑,並未有所損傷。然而再建宮殿,怕要過上些日子了。
這樣,我只好搬到了水苑。
那個我一直不敢進去的園子。
幾年來讓小祿子在這裡守著,盡力保持了原樣。現在踏進去,居然有恍如隔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