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6章 世界第一儲量的實際情況,首長,夏言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達到了529%,這還是被咱們拖累的結果……”
包飛揚搖了搖頭繼續說道:“我國的鐵礦石是世界上十大鐵礦資源國中品位最低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開採的鐵礦石都在58?上,進口高品位鐵礦石更是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五以上,所以在計算進口鐵礦石的時候,我們會按照兩倍國內鐵礦石的數量計算,就是這個原因。”
“不會吧?品位竟然差這麼多?”並不是非常瞭解鋼鐵行業的大家都感到非常震驚。
包飛揚說道:“根據我國『政府』對鐵礦資源的調查,我國鐵礦石儲量中,絕大部分為貧鐵礦石,富鐵礦石總儲量只有12億噸,佔全國總儲量的不到百分之三,其中鍊鋼用富鐵礦石,也就是含鐵量達到56%這個標準的,只有18億噸,鍊鐵用富鐵礦石,也就是含鐵量達到50%的,有10億噸,而這些僅有的富鐵礦還大多分散在幾個大型的鐵礦區,不能獨立開採。按照國際上通常的標準,我國的很多鐵礦甚至都達不到開採標準,如果按照國際開採鐵礦的品位標準,不計算那些達不到標準的鐵礦石,我國的鐵礦石資源就非常有限了!”
“我國鐵礦石除了存在礦石品位低以外,還存在礦床成因型別多樣,礦石型別多樣,礦石成份複雜,選冶困難。據統計,我國鐵礦石儲量當中,多組份共生和伴生的鐵礦石儲量約佔總儲量的三分之一,涉及到國內很多大中型礦區都存在這種情況,比如攀枝花、黃崗等等。這種礦選冶工藝複雜,選冶技術水平低,礦石難以利用。”
包飛揚說道:“我國的鍊鋼工業發展迅速,對鐵礦石的數量需求不斷增加,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國內高品位、高質量的鐵礦石供應不足,低品位、低質量的鐵礦石確實市場競爭能力,所以鐵礦石的進口在不斷增加。”
“實際上,改革開放之初,1978年我國的鐵礦石進口量就達到了800萬噸,到1985年就突破了1000萬噸,每年保持著平均149%的增長,是我國同時期進口數量最大、進口增長速度最快、消耗外匯最多的非燃料原礦!”
“這個還真是不太瞭解!”陳宇生苦笑著搖了搖頭,所謂隔行如隔山,他們是搞建築設計的,對鋼鐵行業的瞭解只能說是略知皮『毛』,畢竟術業有專攻。
劉子妍更是驚訝得目瞪口呆,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劉子妍在小學地理課本上就知道華國的鐵礦石儲量世界第一,在政治課本上學到過華國因為經濟落後,只能出口初級產品,進口工業品,沒想到鋼鐵行業的情況完全跟她想象的相反,作為世界上鐵礦石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卻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這簡直就是太讓人感到意外了。
包飛揚之所以要詳細說清楚這方面的情況,也是要讓這些港口的設計人員對華國的鐵礦石運輸有一個更直觀的瞭解,尤其是要讓他們明白,未來鐵礦石的進口量會不斷攀升,所以對鐵礦石碼頭的設計需要有超前意識!
“可以預見,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國內消費水平的提升,基礎建設力度的加大,我們對鋼鐵的需求會出現更大的增長,參考歐美國家的工業化程序也可以知道,在工業化的近程中,對鋼鐵的需要會不斷增加。鋼鐵是工業的糧食,是基建的骨架,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必不可少的商品原料……最多二十年,國內的鋼鐵產量就會突破十億噸,對鐵礦石的需求量突破二十億噸,其中超過一半需要進口……”
包飛揚說道:“目前,我國鐵礦石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分別是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印度和秘魯,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進口量超過百分之五十!其中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石勘探前景看好,從鐵礦石儲量和運輸成本考慮,未來我國進口鐵礦石的結構也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總體上還是會以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為主,然後是南非和印度。運輸方式基本上就是靠海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