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五章 再往省城,首長,夏言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鑑定專家都是農業系統的,他們也不可能做出與農業部和農科院稽核結論相悖的鑑定結果。”
“那倒也不一定,有不少業內專家對當前這種唯產量的育種方式並不認同,而且這部分專家還不是少數。”包飛揚說道。
陳志英搖了搖頭:“你說的那些都是民間專家,這些都是沒有用的,能夠作出官方鑑定的專家,肯定不會這麼說。”
“陳局,現在這些話咱們就是私底下談談,你要是不同意,趙記者就不會用到文章裡。”包飛揚笑了笑,看著陳志英說道:“你覺得,這種唯產量的做法好不好?”
陳志英擺了擺手說道:“你不要給我設套,你要讓我說,我只能跟你說一句話:唯產量當然不行,但是沒有產量也萬萬不能。其實抗性的問題也和產量有關,尤其是跟穩產有關。像你們臨港經濟開發區今年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大面積絕收、減產,自然也就談不上穩產,所以抗性的問題也很重要。”
包飛揚笑了笑道:“陳局你這些話說了還是等於沒有說。”
“我就是說了,也沒有用。”陳志英說道:“剛剛邱市長也說了,你們要跟大夏農業發展公司打官司,基本上沒有可能打贏。不過真要打的話,我建議你們一定要牢牢抓住穩產這一點,而且千萬不要攻擊產量論,這是國策,是不可能改變的,這次省裡開農業工作會議,第一個要強調的也依然會是產量。”
陳志英作為農業系統的幹部,對於很多內情的瞭解顯然不是包飛揚等人可以相提並論的。
包飛揚點了點頭,臉色有些沉重:“產量確實是關鍵,但是要高產,更要穩產,這個方針本身沒有錯,只是在具體做事情的時候,很容易被念歪了。”
到省城以後,包飛揚和趙麗萍、吳玉誠也住在海州駐省辦,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他們再次來到大夏農業發展公司江北省分公司。恰好上次跟包飛揚打過交道的銷售經理張志軍就在前廳,看到包飛揚,立刻皺了皺眉頭迎上來,語氣很不耐煩地說道:“你這個人是是怎麼回事?怎麼又來了?”
張志軍在跟包飛揚說話的時候,目光一直在趙麗萍的身上打轉,臉上露出驚豔的表情,明顯後面還有些話沒有說出來。
“你好,我是華夏青年報的記者,有關海州市近萬畝強麥五號絕收的事情,我想採訪一下你們公司,你看可以嗎?”雖然張志軍的語氣很不好,讓趙麗萍很不滿意,但是經過這些年的歷練,趙麗萍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一線記者,她還是很客氣地向對方笑了笑,並掏出自己的記者證,向張志軍亮了亮。
“華夏青年報的記者?”張志軍頓時吃了一驚,大夏農業發展公司與媒體打交道的機會並不多,這時候的媒體也不會動輒曝光這個曝光那個,媒體曝光的威力也還沒有深入人心,防火防盜防記者的說法還沒有流傳開。不過自從前幾年華夏國家電視臺的熱點訪談節目開播以後,大家也開始認識到被媒體曝光不是一件好事。
華夏青年報是國字頭的媒體,張志軍還是很警惕,而且還有些心慌。趙麗萍是和包飛揚一起來的,要是趙麗萍向著海州,在報紙上說幾句大夏農業發展公司的壞話,那事情的影響就大了。
他倒沒有想到大夏農業發展公司的名聲會臭掉,他想到的是上面的領導看到報紙,他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就會毀掉。
“這個……”張志軍緊張地伸出手,伸向趙麗萍的記者證,不過沒等他碰到,趙麗萍就將證件往回收了收:“我叫趙麗萍,聽說你是大夏農業發展公司的銷售經理,對強麥五號絕收的事情也很清楚,請問你能不能談談你對這件事的看法?”
張志軍收回手臂,有些尷尬地搓了搓手:“這個、這個我覺得有些誤會……”(未完待續。。)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