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波濤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章 《三國通史》計劃,這本小說很健康,滄瀾波濤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一直以來,劉旭都發現自己處於一種非常矛盾的狀態。
那就是作為歷史系的博士,劉旭來到這個世界一直有一個想法,就是想要將整個華夏的歷史都給帶過來。
可問題是,三國演義是七分真三分假,在真實的歷史中摻雜了作者本身的修改。
就拿這一次的徐庶來說,原本徐庶的結局是有些平淡且無趣的,但是在經過了羅貫中的改編之後,讓整個小說的劇情都更加連貫,同時也讓諸葛亮的出場變得更加突出,這就是作為一個優秀作者該有的能力。
同時羅貫中也沒有任何錯誤,因為他是個寫小說的,而不是嚴謹的歷史編撰者。
本來按照劉旭的本性的來說,他應該抄的是《三國志》或者是《後漢書》,或者是《三國會要》這樣來說相對嚴謹的史學著作。
至於三國演義,不但經過了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之後還再經過了毛宗崗的刪改,形成了毛版的三國演義。
毛版的三國演義雖然刪改了原著中立的離場,將三國演義變得更加明顯的尊劉貶曹,但毛宗崗的各種文字上的潤色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在戲劇性上進行了更多的填充,讓三國演義變得更加精彩。
可這也讓三國演義變得越來越偏離歷史了。
劉旭也不是傻瓜,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藝術戲劇色彩更加濃厚的三國演義尚且在這個世界發展得如此艱難。
三個月的時間雖然有一批堅定的讀者,這些讀者連一個500人群都沒有湊滿,就說明其實三國演義的受眾太少了。
要是自己再把厚重的,和小說相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玩意的史書搬過來,那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畢竟在華夏本土,史書都沒有多少人數的受眾,更別說這個並沒有任何華夏文化積澱的世界了。
所以劉旭當時還是選擇照抄三國演義,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劉旭這個人性格矛盾的地方又體現出來了,他又很想在這個世界還原出一個真實的歷史出來,以至於劉旭有了想要改變原著裡面徐庶描寫的想法和衝動。
這樣的衝突想法讓劉旭徹夜難眠,在思考了足足一個晚上之後,劉旭還真就想出了一個點子,那就是依然照抄《三國演義》,但同時自己再新開一本書,名字就叫做《三國通史》。
前者是照抄三國,但是後者是把自己瞭解的三國正史給寫出來。
從《三國通史》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其實這本書將不再是照抄《三國志》,或者是《後漢書》,又或者是其他的官方史書,而且劉旭自己總結這些史學資料,分辨出其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然後按照自己的研究來進行選擇潤色,最終成就一本劉旭自己編寫的三國史書。
這絕對是一個極為驚人的工作,但對於劉旭來說,卻擁有極強的吸引力。畢竟劉旭在另一個世界的主要職業還是歷史研究者,而親自寫一本史書,是任何一個歷史研究者都無法拒絕的誘惑。
“好,我決定了!等三國演義寫完之後,我就再寫《三國通史》,這樣我既出了原版的三國演義,也沒有違揹我作為一個歷史研究者的責任!”在想明白這一點之後,劉旭整個人瞬間就通透了,然後一覺睡到了當天下午,直接就提起筆開寫。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解決了困擾在心中許久的疑問的緣故,所以此時劉旭抄書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不少,之前要四五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任務,此時只花了三個小時左右就已經成功了。
而另一邊,在群裡面,皇叔黨們依然難得的騎在丞相黨們的頭上輸出,各種嘲諷依然層出不窮。
而且此時群裡面不少人驚訝的發現,原來群裡面的皇叔黨人數,是要遠遠多於丞相黨的。
有閒的沒事幹的群友專門統計了群裡面發言的人數,結果有將近200多位皇叔黨先後發言,但反駁的丞相黨,加在一起才不過50人而已。
換句話說皇叔黨的人數是丞相黨的4倍還多,這讓不少中立的群友驚訝不已,畢竟之前皇叔黨和丞相黨搞得丞相黨們吵的天翻地覆的時候,皇叔黨的人數最多也不過和丞相黨持平,有時候甚至還會低於對方,怎麼現在忽然就逆風翻盤了呢?
最後還是經驗豐富的羅老師出面解開了這個疑惑,原來雖說劉旭本人已經說了三國演義有三位主角,但是因為三國演義是以桃園三結義開局的,所以基本上絕大部分的讀者依然帶入的是劉備的視角,也就是說這些讀者全都是潛在的皇叔黨。
奈何之前皇叔輸的實在是太慘了,各種被丞相吊打,直到現在連個穩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