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4部分,江山美色,宮本寶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絕對贏不得關中之戰。”
“為何?”蕭布衣皺眉問道。
李靖淡然道:“據我所知,其實李淵本不該敗。這次李淵對陣薛舉,準備充足,派八大總管協助李世民作戰,其中有殷開山、劉文靜、劉弘基、慕容羅喉等人,可以說是勢在必得。”
“沒什麼事情能勢在必得。”魏徵一旁道:“當初我知道李世民率兵親征,就知道李淵還是輕敵了。想李世民乳臭未乾,心高氣傲,又才勝了薛仁果,多半會有驕敵之心,此戰雖帶八大總管,但是將在外,李世民怎麼會事事聽李淵的?他一個閃失就會導致唐軍萬劫不復!”
李靖笑道:“魏御史當初所言不錯,李淵本來的策略和對付薛仁果彷彿,就是深溝堅壁,以守為攻,依據地勢,坐待薛舉糧草不濟,士卒疲憊。若是真依李淵所言,唐軍雖不能勝。卻也不至於慘敗,可唐軍還是忍不住的出兵,根據訊息說,是李世民得病不出,殷開山搶功出兵。才導致唐軍潰敗。但是殷開山為人老邁穩妥,深得李淵的信任,李淵把他安排在李世民身邊,就是因為他的穩妥,讓他扶植李世民。殷開山對於李淵素來言聽計從,既然如此,殷開山怎麼會輕易出兵搦戰,導致慘敗而回?”
“依二哥的意思是?”蕭布衣皺眉問道。他雖是西梁王,但是對李靖、魏徵等人。還是以禮相待。
李靖搖頭道:“我只怕魏御史所言是真,這仗李世民心高氣傲主動搦戰,結果慘敗而歸。卻讓殷開山背了黑鍋。”
蕭布衣想了半晌。微笑道:“大有可能。”
他對李世民也蠻是熟悉。知道這小子詭計多端,臉皮夠厚,以他蕭布衣為目標,怎麼能容忍慘敗而歸?
“李世民雖敗。薛舉兵逼關中。但是李淵根基尚穩。眼下的情形其實和李密大兵攻打東都彷彿。薛舉長途跋涉。孤軍深入。想要取關中勢比登天。薛舉急取關中。卻忘記背後還有個武威的李軌亦是虎視眈眈。我猜李淵只要繼續對抗薛舉。卻派人去聯絡李軌進攻薛舉。再加上突厥人反覆無常。薛舉腹背受敵。急切間難下關中。必敗無疑。”
蕭布衣輕嘆道:“二哥所言極是。我們其實和薛舉處境極為類似。均是想攻取關中。但亦是後方有所牽制。眼下有江都兵十數萬虎視眈眈。再加上數方兵力亦是暗中作祟。遠圖關中之舉看來還是要緩緩。”
李靖點頭。伸手沾茶水在桌上劃出地形。“我們若是出兵去取關中。眼下只有三條路可走。散關、武關和潼關!巴蜀已經結盟。斷然不可自悔諾言從那裡出兵。潼關艱險,李淵派重兵把守,絕難攻克。眼下若是出兵,只有走襄陽出武關一途。但是李淵早防備這點。派李神通帶重兵駐守武關。想要攻破。亦非容易之事。”
蕭布衣笑了起來。“我亦是知道不可,只是打算下,總沒有壞事。既然如此,李世民是勝是敗,和我們好像沒有什麼太大地關係。”
魏徵微笑道:“西梁王此言差矣,其實我們並非不能奈何李淵,不然我和李將軍聯袂前來為何?”
李靖面不改色,蕭布衣卻是悚然動容,“不知道魏御史有何良策?”
魏徵看了李靖一眼,緩緩道:“李將軍說……李淵為人狡猾,其實早有圖謀東都之意,他一直暗中作祟,並不明面動手,陰險已極。他一直不想我們做大,我們亦是不能養虎為患,關中勢力,以李淵對我們威脅最大,若有機會,當求盡力除去。薛舉雖是會敗,但是不見得全無勝機。”
蕭布衣想了良久,“不知道他勝機何在?”
李靖還是不語,魏徵卻道:“李淵和李軌本是同宗,若是聯手,可能性極大。眼下唐軍新敗,士氣正低,卻是我們打擊他們的最好機會。以前不攻是因為沒有半分取勝的把握,這次要攻,卻是個很好的機會,其實依李將軍之意,我們還是要出兵。”
蕭布衣皺眉,“可依我看來,出兵取勝機會萬中無一,勞民傷財,所為何來?”
魏徵微笑道:“李將軍的意思是,我們不強攻,只是佯攻吸引唐軍的注意……”
蕭布衣看了李靖一眼,有些納悶,暗想主意既然是李靖所出,為何要借魏徵之口?李靖端著茶杯,輕輕的抿著茶水,不發一言。
魏徵又道:“我們既然是佯攻,兵力就不用太多。襄陽從武關一路,東都走潼關一路,這樣李淵不得不分兵防備我們。西梁王,你說為何關隴霸主雖多,圖謀關中的卻只有薛舉?”
蕭布衣道:“這個其實也簡單,梁師都、劉武週二人都在坐山觀虎鬥,妄想李淵、薛舉兩敗俱傷,然後坐收漁翁之利。可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