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1部分,江山美色,宮本寶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會想著成為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做到了,就想著成仙,霸業永存。”道信說的羅羅嗦嗦,蕭布衣只能苦笑。道信幾句話,已卻把人性的貪婪的淋漓盡致。
蕭布衣早知道,楊姓那人就是說的楊得志,楊姓祖輩就是說的三省六部的最高統領,尚書令楊素,而楊得志的父親,就是大隋當年榮耀無雙,甚至比李閥李敏還要榮光的楊玄感!
“那人之父雖官居極品,也不滿足,他再升,只有皇帝可做,這時候有一人勸他父親造反當皇帝,那人自稱符平居!”
蕭布衣雙眉一挑,冷哼道:“原來是他!”他早就懷疑楊玄感叛亂有裴矩蠱惑,可一直不確定,今日才終於水落石出,裴矩就如幽靈般,四處挑唆,蓄謀已久。
道信面不改色,繼續道:“那人之父聽符平居蠱惑,又知道太平道得窺天機,以為自己是真命天子,所以就開始造反,結果蕭施主當然知道,王圖霸業,不過鏡花水月,榮華富貴千萬,終抵不過引刀一割,但這故事並沒有結束,卻還有下……”
蕭布衣道:“在下洗耳恭聽,”對道信並不稱本王,實是因為沒有那個必要,道信微微一笑,眼中卻有洞徹世情的憐惜,“在那人之父舉事的時候,其實太平道徒也參與進來,只是當時太平道徒早就分崩離析,再加上崑崙和文帝有約,保天下安寧,遂又將很多太平道徒散去,嚴令不能彼此聯絡,再生事端。崑崙那時再收門徒,本來是從安天下著想,只想將一身所學傳授後人安邦定國,崑崙天縱奇才,是真正大慈大悲之人,他不惜違道,從反叛變成輔國,非無上毅力不能做到,至於後來的很多變故,卻非他能想到的事情。”
蕭布衣默然半晌才:“原來如此。”他這才明白為何羅士信會參軍,變成張須陀的部下。多半那時候,崑崙還希望羅士信幫張須陀平定動亂,可後來李玄霸假傳密令,卻違背了崑崙的本意,也造成了羅士信的痛苦。
道信眼中有些感慨,道:“太平道徒雖眾,除了崑崙外,知道全部人手的根本沒有,所以就算參與的太平道徒也不知道彼此的身份,那時候有個無上大才叫做李密,蕭施主當然認得。”
蕭布衣驚詫道:“他總不會是太平道徒吧?”
“那倒不是。”道信搖搖頭道:但他就在那場驚天浩劫中,卻認識了個太平道徒、也就是謀門的徐洪!”
蕭布衣皺眉向大呆望去,緩緩道:“所以楊玄感事敗,李密就和徐洪客圖謀,開始攪亂大隋江山,騙先帝南下?”
道信嘆道:“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緣一會,強求不得。李密徐洪客雖算不差,但要想憑二人之力顛覆大隋江山,當然還是有所不能。但天下波浪,那時候盡聚東都,潮起潮落,終於釀成今日的結果,徐洪客只抓住了陳宣華還陽的一點波痕,就憑三寸之舌,說服先帝南下,那就是誰都想不到的事情,”
蕭布衣冷哼一聲,徐洪客臉色木然。
道信又道:“徐洪客勸先帝南下揚州後,本來想趁機逃走,再和李密成就千秋霸業,沒想到他雖逃脫宇文述的看管,卻落入裴小姐之手。”
“裴茗翠?”蕭布目光一閃,
道信點頭道:“不正是裴翠。裴小姐秀外慧中,心智過人,奈何卻過於執著,當初貧僧東都講法,見裴小姐有聽,其實想要出言勸誡,奈何藥醫不死人,佛渡有緣人……”
道信說到這裡,輕嘆一聲,蕭布衣卻想起那東都寂寞的雪,那寂寞如雪的人,他沒有想到,原來當初道信講法,也知道裴茗翠就在不遠,他點醒了太多人,惟獨勸不了裴茗翠,
“裴小姐逼問徐洪客太平道的事情,徐洪客終於忍不住煎熬,陸陸續續的吐露很多,但徐洪客,其實也有很多不曉,他本以為必死,沒想到裴翠關了他幾年後,竟然放了他,只是那時候,李密早死,蕭施主如日中天,徐洪客知道天下大勢後,萬念俱灰,這才皈依我佛,法號大呆,”
蕭布衣冷冷道:“若是人人都以佛門為贖罪之地……”他雙眸如電,已罩向徐洪客,見到他臉色木然但衣袂無風自動,終於收回要說之話,口氣轉淡道:“懸崖勒馬,可喜可賀,”
道信微笑道:“蕭施主聽到這些往事,不以刀斧相加我等,才算是真正的可喜可賀。不過徐洪客一事,是細枝末節,貧僧說出,是因為很多因果,也是大呆話於我知。”岔開話題,道通道:“其實想必蕭施主多半知道,楊姓那人的父親,就是楊玄感,他的爺爺,卻是尚書令楊素。楊家被滿門抄斬,只漏了一人,也就是我故事先前那人,後來他逃難出去,改名叫做楊得志,雖風雲初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