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1部分,江山美色,宮本寶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今日皇泰帝早朝,蕭布衣於是在楊侗身前設了個座位。

他這個位置到如今,也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不過那一人,也是膽顫心驚的坐不安穩。

蕭布衣望著下面黑壓壓的一片人頭,也是暗自感慨。新年又近,這個新年,他終於不用再往返奔波。

去年的新年,他是在巴蜀渡過。今年的新年,他一定要與民同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群臣逐漸瞭解眼下的策略,才能讓東都的百姓漸覺安心。

總是往外跑的蕭布衣,讓東都百姓總是忍不住的想起楊廣。楊廣登基十數年,可就算親手建了東都大城後,在這座新興大城也沒有呆過幾年,蕭布衣不想讓他們把自己和楊廣聯絡在一起。

一年多的時間,蕭布衣進行了數次戰役,可無論是擊林士弘、討伐宇文化及、還是平徐圓朗,均是不動根本,更談不上勞民傷財。雖然徐圓朗還是未平,可如今的東都,已經基本回到以往的運轉軌道。一年多的時間,國儲漸豐,百姓安樂,東都更是成為天下貿易之都,就算不用厚利引誘,西域商人也悄然而來尋求商機,楊堅、楊廣兩父子打下的根基。蕭布衣不需太多的改變,只要讓這種制度恢復運作即好。

三省六部人員已基本補齊,看起來黑壓壓的一片,煞是壯觀。

蕭布衣等眾人三呼完畢,多少有些飄飄然。

不能不承認。被這多人膜拜的感覺,實在是不錯!

原來楊廣死後,李淵擁護楊侑,蕭布衣擁護楊侗,均已先後稱帝。不過這兩個皇帝顯然均是傀儡,是方便蕭布衣、李淵二人行事。楊侗稱帝后,大赦天下,可只是在高位幾日,就感覺渾身不自在,藉口蕭布衣日理萬機,方便起見,一般不理朝政,沒事就在宮中歇著。今日當然有話要說。這才前來。

蕭布衣等眾人起身,沉聲道:“各位大人有事請講。”

他雖是西梁王,東都之主,對於群臣一直均是客客氣氣。

楊侗輕聲道:“西梁王,朕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他小心謹慎,只怕引發殺身之禍。

蕭布衣拱手施禮道:“不知聖上有何吩咐?”

楊侗慌忙道:“吩咐不敢當,想先帝在時,勤勉有加,然則窮兵黷武,終導致江山大亂。天幸西梁王駕臨東都,將天下大任一肩擔當,先平內亂,後誅反叛,剿滅瓦崗,安撫巴蜀,旗幟所到,嶺南悉平,南方初定,江南如今只有江都群盜,卻已不足為慮。中原可說半數安定,此等作為,功德無量。”

他這一番馬屁下來,蕭布衣正色道:“聖上過譽,本王身受先帝厚恩,所做均為應盡之責。本王能擊敗盜匪,安撫天下,也是倚仗聖上順應民意,大力支援之故。”

楊侗搖頭道:“西梁王此言差矣,想自古江山,有德有能者居之,我何德何能,到如今還敢身居天子之位。如今民心所向,萬眾歸心,我只請西梁王順應民意,稱帝登基,這才是天下蒼生之福。”

他話音一落,群臣齊聲道:“請西梁王順應民意,稱帝登基!”

聲音激盪,良久方平,蕭布衣沉吟良久才道:“聖上禪讓之德,實乃堯、禹所為,天下明君,可本王身負先帝厚望,只想平定天下,以告先帝在天之靈。至於稱帝一事,從未想過……”

楊侗慌忙道:“西梁王……”

“聖上莫要再說了。”蕭布衣擺擺手,心中苦惱。其實在旁人來看,他稱帝的確時機成熟,但是他有苦難言。可敦只尊隋室,前幾日派答摩支來朝聯絡,就是因為東都有個楊侗,如今李淵肯定已和頡利沆瀣一氣,自己這時稱帝,可敦那面多半不會贊同,到時候自己就算是把辛苦積累的草原資本一股腦的推到敵對之面,實在非明智之舉。

他深謀遠慮,當然明白小不忍則亂大謀的道理。

見蕭布衣拒絕之意不容置疑,楊侗不敢再勸,只好道:“西梁王這些日子勞苦功高,當有加賞,若依我意,不如加封西梁王為相國,賜九錫,不知道西梁王意下如何。”

九錫是九種禮器,亦是天子能賜給臣子的最高禮遇。有九錫禮器,行使的權力和帝王已是一般無二。亦是禪讓前的最後準備,楊侗誠惶誠恐,總不覺得不表示心意不好,是以提出這點。

蕭布衣見到他滿是不安,輕嘆道:“聖上厚愛。本王謝過。不過東都初定,節儉為主,此等禮節過於鋪張,本王不敢有受。至於相國一職,微臣謝過。”

他只領相國一職,卻拒了九錫的禮遇,實際上是知道,目前像他這種情況,獨攬大權,沒有必要受這種虛禮。惹人非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論散兵與暗黑本丸的適配性[綜原神]

夢裡挑燈萬更

我的完美校花女神

喬峰大俠

食至名歸

高樓望月

全球降臨:克蘇魯的地窟遊戲

絨毛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