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部分,不知道會被人笑話的700個熟語典故,閻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裡觀察各種各樣的竹子,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溼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他卻根本不在意。
有一次,文同要畫風中的竹子,於是在一個大風天他就跑到竹林裡面,不管狂風的侵襲,依然認認真真地觀察這風中竹子的姿態,並且他把它們的姿態都記在心頭。文同這樣長年累月地觀察著竹子,竹子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狀況下的姿態都被他一一記在了心裡,所以等到他畫竹子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畫草圖,因為他心中已經有了竹子的樣貌。
後來,“胸有成竹”就用來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著。
■ 言不由衷
典出《左傳?隱公三年》: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春秋時期,鄭莊公任周朝的卿士,實力比較強大,執掌朝廷大權,他根本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當時,任天子的周平王,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他雖然依靠鄭莊公處理朝政,卻深知鄭莊公的野心,於是他想讓自己信任的虢公代替鄭莊公處理部分朝政。鄭莊公知道後,非常生氣,揚言要推倒周朝。周平王假裝害怕,向鄭莊公解釋說:“我沒有讓虢公取代鄭莊公的想法。”為了讓鄭莊公相信自己,他還和鄭莊公交換了人質。
後來周平王死去,周桓王繼位,周桓王終於讓虢公代替鄭莊公當了卿士,周室得以穩定地延續。雖然周室得到了安定,但若以君子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周平王的做法恐怕是說不過去的。君子說:“信不由中,質無益也。”
後來人們就用“言不由衷”來表示話不是打心眼裡說出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