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與新聞
百里冰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37、**與新聞,天下第一捕[綜武俠],百里冰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畫的,栩栩如生,仿若真人。人形立牌旁邊還有什麼王相公看了為之心驚、龐太師讀了潸然淚下……各類驚悚標語,以至於被言官傳到了官家口中。
對於這種騷操作,諸位被騙題字的大人和進士們真是哭笑不得。龐籍嚴重懷疑王延齡早就預料到了結局,故意拖他下水。不過言官彈劾歸彈劾,這點事於王相公他們無關痛癢。他們這個層次若沒被彈劾過,都不算牌面上的人物,君不見官家也只是調侃了兩句嘛!
至於王狀元、韓榜眼、李探花及包拯、帥風旗這幾位進士能和三位大佬一同接收彈劾,也算一樁談資。
夏祈音對此全然不上心,還與唐十五姐妹親自去瓦舍現身說法,讓觀眾越發感同身受。意外的是酒樓、歌舞坊的舞姬也給予了輿論支援,不少人說出了自己的遭遇,痛斥毒瘤無憂洞。
恰好遇到范仲淹選調回京任參知政事,上奏官家重訂官員磨勘之法。素來不得聖意的泗州判官柳永得以回京改官,聽得紅顏知己的悲慘遭遇,一連填詞數曲,交由歌姬傳唱,加速了《智破無憂洞》的傳播。
於是太平王世子嗜殺的流言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太平王虎父無犬子,然後就是對六扇門和開封府等官吏的讚語。太平王府、六扇門、開封府陸續收到了錦旗、牌匾及百姓傾情贈送雞鴨魚肉、水果時蔬等等,以示對他們肅清東京治安的肯定。
無憂洞一役後,京中大半地痞流氓地被宮九砍翻了,京城治安一時大好。隨著故事的傳播,官衙名聲大好,六扇門捕快和開封府衙役出門時腰桿都挺直了幾分。衙役們巡街時,常有百姓追上來問有沒有參加過無憂洞一役,若答參加了,立即就能收穫滿懷的吃食。
正在此時,國子監推出了由官家題寫刊頭的《東京日報》。日報接收朝中官員和讀書人的投稿,內容分類清晰,首期報紙專門有一版刊登無憂洞相關文章。
隨著《東京日報》的出現,為《智破無憂洞》寫評語的王相公等人成了潮流,若哪個官員沒有被邀請發表相關評論,或主動表明立場反而成了不合群的明證。
曾經對王相公、龐太師和諸葛神侯為話本寫評語題字大加嘲諷的蔡相和傅相受到百姓質疑,被認為沒有同情心,不關心百姓。
蔡京老奸巨猾,眼見形勢不對,當即上奏官家,請求對慈幼局和福田院中尚未尋到家人的受害者給予慰問,並提出了改進慈幼局的若干建設性意見。考察過慈幼局和福田院後,蔡相的心腹當即寫了一篇蔡相的視察報告送去《東京日報》投稿。
傅宗書先前因為一大筆贓物失竊,無法及時向蔡京交“保護費”,兩人生了嫌隙。此番蔡京有心給傅宗書一個教訓,壓根沒有通知他自己的計劃,於是傅宗書可悲的被排斥了。
傅宗書上頭壓著王延齡、蔡京兩座大山尚且沒搬走,此番官家又精挑細選了范仲淹回京,顯然就是想用來頂替他的,被首尾夾擊的傅宗書可謂焦頭爛額。
《智破無憂洞》傳播如此迅速一是故事就發生在大家身邊,容易觸動人心;二是話本編寫的相當煽情。但最重要的是夏祈音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一個普通話本子莫說請太師、宰相、侯爺題字了,就是進士也不會自降身份給話本子題字去。
偏偏夏祈音仗著人小臉皮厚,誰都敢去磨,她一個小朋友,又將立意拔得如此高,誰好意思拒絕?
對於夏祈音竟然真的扭轉了輿論,還給傅宗書製造了這樣的大麻煩,宮九甚是感興趣:“你從何處學來這些?”
夏祈音掏出一本《營銷三十六計》,又掏出一本《新聞與輿論》【注1】疊在上面。
“趙昉那什麼《東京日報》是你出的主意?”
夏祈音搖了搖頭:“不是,都沒有見過小師兄,是小師兄自己想到的。”
“你們還挺有默契,沒有碰面,配合的挺好。”
“小九哥哥莫不是醋了?”
“醋什麼醋,有什麼好醋?”宮九似笑非笑道,“趙昉傳了訊息出來,說他讓福康公主出面,請你和翠屏進宮玩。”
福康公主是官家的長女,與夏祈音一般大,比翠屏大兩歲。公主邀請堂妹和堂妹家的親戚進宮陪自己玩耍,順理成章。
“宮裡一點兒不好玩!”
宮九幸災樂禍道:“怕是由不得你,他大約有事找你商量。”
然福康公主的邀請如約而至,夏祈音和翠屏卻沒能如期進宮赴約。官家剛賜了封號寶和的四公主夭折,其母張修媛自稱福薄,請降為美人。官家正為了四公主的夭折傷心,趙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