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父子的廝殺
百里冰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章 父子的廝殺,天下第一捕[綜武俠],百里冰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昉笑而不答:“你那位義兄走了?”
夏祈音邀請蕭遠山在幽州見面,制定了具體作戰計劃後,又引他至前線。親眼目睹了宋軍新的利器後,蕭遠山便一直心事重重。他性格磊落,並不喜歡玩陰謀詭計,可到底出身遼國後族,有一定的政治眼光。
宋廷此戰的勝利固然是李元昊輕敵深入,毫無防備地被宋軍逼進了準備好的埋伏圈。可宋軍手上這種利器用於正面戰場,同樣是大殺器。蕭遠山還發現宋軍的精神面貌比以往也大有改變。西夏屢次犯邊,與大宋新仇舊恨,可遼國與大宋呢?
“走了!”
“他走之前,你和他說了什麼?”
新武器威力驚人,使用後的後遺症也不少。處置戰俘、安撫軍隊,趙昉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並沒有分出心思在蕭遠山身上,但蕭遠山離去前的變化,還是注意到了。
親歷宋夏那場戲劇性的戰爭,蕭遠山的心情一直頗為沉重。可在走之前,夏祈音與他低語後,蕭遠山的心情明顯放鬆了下來。
“我與他說了兩件事。”夏祈音道,“歲幣,以及蕭峰年歲見長,是否送他到中原讀書,順便跟他師父學武。”
沒有人比生長在草原上的蕭遠山更明白弱肉強食的道理。他致力於促進兩國和平,是因為和平有利於兩國百姓。可現在大宋掌握瞭如此可怕的利器,還願意與遼國和睦相處嗎?
當夏祈音提到了歲幣,蕭遠山反而放心了。既然提到了歲幣,要談,就證明大宋無意與遼國開戰。過去大宋用歲幣向遼國祈求和平,現在遼國勢弱,以取消歲幣向大宋請求和平,理所應當。
在歲幣之外,夏祈音又重提了結拜時,蕭峰拜師到中原學藝之事。蕭峰是蕭遠山的兒子,若大宋要質子不會選蕭峰,夏祈音卻說蕭峰,就是暗示他未來宋遼關係不會有太大變化,仍舊是盟友。
這就是為什麼蕭遠山走時,心情稍微放鬆的緣故。
“希望你給蕭遠山的這顆定心丸也能成為遼帝和蕭太后的定心丸。”趙昉道。
朝廷剛收復夏州,內部也有許多問題,他們不會急於與遼國和金國起爭端。當然若是能夠藉著遼金被嚇破膽,順勢謀取一些好處,比如取消歲幣,趙昉是樂見其成。
夏祈音與趙昉這一行,除了隨行官員、侍衛隨從,還帶了不少西夏人。這些人是按著夏祈音的標準從俘虜中細選而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在那一戰嚇破膽認定宋軍是天兵神將以及出身底層對李元昊不斷髮起戰爭有所不滿。
夏祈音安排人教導他們漢話,給他們普及大宋的律法,告訴他們大宋沒有奴隸,只要他們成為大宋的百姓,不管原來是哪一族都可以得到自由身。若願意宣揚大宋的政策,勸他們的家人和族人歸化,就可以按功勞得到草場和牛羊馬。
這些普通士兵大多出身低微,甚至是奴隸。什麼自由身他們不看重,但擁有自己的草場和牲畜的誘惑卻很大。加上本就對李元昊窮兵黷武,導致他們生活困苦不滿,面對這樣的獎勵,又有多少人會抗拒?
進入夏州後,這些人就拿著宋軍發的路費回去和家人團聚。這期間他們會努力宣揚大宋在夏州的政策,待大宋在夏州各地組建其衙門就能領取新戶籍,按照功勞分到原本屬於貴族和奴隸主的草場和牛馬羊。
打土豪分田地和□□除惡是改變貧富差距,緩解社會矛盾最快的方法。西夏與大宋不同,大宋沒有奴隸制,但西夏還存在血腥的奴隸制。這些權貴和奴隸主肆無忌憚地剝削百姓和小部族,如今不過是將他們從百姓身上吸取的血肉討回去罷了。
領取新戶籍的人若會說漢語,就能領取一頭羊,若能寫漢字就能領取一頭牛。奴隸領取新戶籍甚至可以得到安家費,分到自己的草場、田地。
夏州不僅有党項人,還有漢人和其他小部族。漢人最先到衙門領取新戶籍,會分到田產。然後一些部族試著前來登記,果然能夠分到草場和牛羊,最先歸化的還會有額外的賞賜。
夏州的小部族成為最先歸治的群體,對於這些小部族而言,天子是李元昊還是趙禎都沒關係,他們在乎的是哪個天子能夠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權貴如李元昊甚至肆無忌憚地霸佔部將和兒子的妻子,將軍和太子尚且保不住妻子,何況普通百姓?《宋刑統》可以保護他們的妻兒子女不被人搶走,他們就願意擁護。宋人的皇帝讓他們不用做李元昊的奴隸,分給他們草場牛羊,就是他們的天子。
當底層百姓迅速歸治,那些部落首領就不得不考慮一下自己的未來了。若主動歸治可以保留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