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趙昉的野心
百里冰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章 趙昉的野心,天下第一捕[綜武俠],百里冰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祈音看了兩張名帖,翻到第三張,目光一頓。
“師父?”見夏祈音停下手上的動作,左明珠略有些疑惑,“可是這人有什麼問題?”
“你在篩選帖子時,難道沒有了解他的身份嗎?”夏祈音翻開帖子,點了點落款。
“蘇軾?”左明珠道,“這位蘇公子是國子監學生,他父親是《大宋朝聞報》主編蘇洵。蘇軾雖未科舉入仕,但寫了一手好文章,《大宋朝聞報》、《國風》文刊等都刊登過他的文章,我便將他的名帖選入了。”
“他的文章寫得好不好我比你清楚,可你既知他文章寫的好,又是國子監學生。以他的年紀科舉走仕途才最穩當,為什麼送自薦貼來這裡不奇怪嗎?”
是啊,蘇軾這麼好的條件,為什麼回來謀求舉薦?左明珠有些茫然。
“論個親戚,他是我表兄。”
“哈?”左明珠越發茫然了。
蘇軾才學不凡,以他的年紀,科舉入仕,前程最是光明。且他與夏祈音又是親戚,為什麼要拐彎抹角送自薦貼呢?
“這個傢伙十分聰慧,怕是聽到了什麼風聲,知道我要去西北。”夏祈音頭疼地扶額。
蘇洵為《大宋朝聞報》,蘇軾、蘇轍身在資訊最通暢的汴京城,耳濡目染,訊息定然十分靈通。西北局勢緊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走向如何。
朝堂上雖頗多爭議,但趙昉常召蘇軾、蘇轍伴讀。以這兄弟兩人對朝政的敏銳度,不可能不知道趙昉的立場。蘇軾生性豪邁,又皆年少熱血,怕是想要跟著去西北被拒絕,就將帖子送到了這裡試圖說服她帶他同行。
“明早是國子監休沐日,你去蘇府請蘇軾和蘇轍過府一敘。”夏祈音吩咐道。
蘇軾性子衝動,做事十分激情,以至於蘇轍都習慣了跟在後面給他掃尾。這對兄弟大多數時候,都是弟弟更像哥哥。
蘇軾的性子並不是一個容易勸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時候蘇轍都是給他掃尾,而不是阻止他做什麼。若是粗暴的拒絕,以蘇軾的性子絕對會提刀暗中隨他們西行。可他那刀法吧——
唬唬外行也就罷了!趙昉修天子之劍,不善武功,但也有學些武藝強身健體加傍身。正動起手來,趙昉都比他強幾分。
若因各種變數,讓蘇軾出什麼意外,絕對能夠讓趙昉嘔死。至於為什麼趙昉特別看重蘇軾,原因也很簡單。不僅僅是因為蘇軾文采過人會名留青史,更因為這傢伙是個不會拉幫結派的頭鐵。
黨爭是大宋的一大隱患,蘇軾是那少有的兩面不沾,甚至有些可愛的不識時務。他只支援自己認為對的,反對自己認為錯的。不管哪一邊佔據優勢,一旦出錯,蘇軾就照懟不誤。這樣沒有私心又耿直的臣子,自然是趙昉最喜歡了。
大宋弊端極多,已經到了不變法不行的地步。可變法並非一蹴而就,范仲淹看好的繼任者王安石過於激進和理想化。這就需要變法時有一個善於挑刺潑冷水的人,負責站在局外發現問題反饋上去,趙昉才能及時調整修正,探索一條最適合的路。
會挑刺的人並不止一個蘇軾,但這些人更多是為了反對變法而挑刺,趙昉要的是一個為天下百姓去挑刺的人。趙昉考察了不少人,最看好的便是蘇軾。蘇軾與趙昉年齡相近,趙昉走上朝堂時,蘇軾也恰好入仕。
將蘇軾的帖子單獨拿出來,夏祈音又翻看了幾張帖子,選了幾張遞給左明珠:“這幾個約他們過來,讓無思試一試他們的武功,再調查一下背景。若武功背景都沒問題,就把資料送給赫連春水和徐青藤。”
文人除非自恃文采過人又屢試不第的會走小道謀求貴人舉薦,大部分讀書人都更偏向科舉入仕。故此,夏祈音這邊收到的自薦貼來自讀書人的不多,大部分還是來自於江湖。
本朝武舉不興,武舉後大多進入軍中。可許多江湖高手只是武功高強,少有善於領兵作戰之人,進入軍中無法發揮才能。相較而言如展昭、殷羨這樣被舉薦進宮,領護衛職反而更適合一些江湖高手。
趙昉的錦衣衛中招攬了不少如赫連春水、徐青藤這樣的將門子弟,但錦衣衛的整體實力並不盡如人意。若能從江湖上挑選一些高手進入錦衣衛,可以迅速提高錦衣衛的實力。這事不能操之過急,還要徐徐圖之。
如今錦衣衛的編制沒有滿員,得用的千戶就赫連春水和徐青藤。待錦衣衛整體實力提升,加上趙昉身份的變化,赫連春水、徐青藤再進一步是板上釘釘。夏祈音遇到合適的人推薦去錦衣衛,由這兩位錦衣衛的最高長官做最後的甄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