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中華上下五千年,精靈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苻堅有點害怕了,他轉過頭對苻融說:“這確實是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他們弱呢?”
打那以後,苻堅命令秦兵嚴密防守。晉軍沒能渡過淝水,謝石、謝玄十分著急。如果拖延下去,只怕各路秦軍到齊,對晉軍不利。
謝玄派人給苻堅送去一封信,說:“你們帶了大軍深入晉國的陣地,現在卻在淝水邊擺下陣勢,按兵不動,這難道是想打仗的嗎?如果你們能把陣地稍稍往後撤一點,騰出一塊地方,讓我軍渡過淝水,雙方就在戰場上比一比輸贏。這才算有膽量呢!”
苻堅一想,要是不答應後撤,不是承認我們害怕晉軍嗎?他馬上召集秦軍將領,說:“他們要我們讓出一塊陣地,我們就撤吧。等他們正在渡河的時候,我們派騎兵衝上去,保管能把他們消滅。”
謝石、謝玄得到苻堅答應後撤的迴音,迅速整好人馬,準備渡河進攻。
約定渡河的時刻到來了,苻堅一聲令下,苻融就指揮秦軍後撤。他們本來想撤出一個陣地就回過頭來總攻。沒料到許多秦兵一半由於厭惡戰爭,一半由於害怕晉軍,一聽到後撤的命令,撒腿就跑,再也不想停下來了。
謝玄率領八千多騎兵,趁勢飛快渡過淝水,向秦軍猛攻。
這時候,朱序在秦軍陣後叫喊起來:“秦兵敗了!秦兵敗了!”後面的兵士不知道前面的情況,只看到前面的秦軍往後奔跑,也轉過身跟著邊叫嚷,邊逃跑。
苻融氣急敗壞地揮舞著劍,想壓住陣腳,但奇兵像潮水般地往後湧來,哪裡壓得住。一群亂兵衝來,把苻融的戰馬衝倒了。
苻融掙扎著想起來,晉兵已經從後面趕上來,把他一刀砍了。主將一死,秦兵更是像脫了韁繩的驚馬一樣,四處亂奔。
陣後的苻堅看到情況不妙,只好騎上一匹馬拼命逃走。不料一支流箭飛來,正好射中他的肩膀。苻堅顧不得疼痛,繼續催馬狂奔,一直逃到淮北才息了口氣。
晉軍乘勝追擊,秦兵沒命地潰逃,被擠倒的、踩死的兵士,滿山遍野都是。那些逃脫的兵士,一路上聽到風聲和空中的鶴鳴聲(文言是“風聲鶴唳”,唳音lì,就是鶴鳴聲),也當作東晉追兵的喊殺聲,嚇得不敢停下來。
謝石、謝玄收復了壽陽,派飛馬往建康送捷報。
這一天,謝安正跟一個客人在家裡下棋。他看完了謝石送來的捷報,不露聲色,隨手把捷報放在床上,照樣下棋。
客人知道是前方送來的戰報,忍不住問謝安說:“戰事情況怎麼樣?”
謝安慢吞吞地說:“孩子們到底把秦人打敗了。”
客人聽了,高興得不想再下棋,想趕快把這個好訊息告訴別人,就告別走了。
謝安送走客人,回到內宅去,他的興奮心情再也按捺不住,跨過門檻的時候,踉踉蹌蹌的,把腳上的木屐的齒也碰斷了。
經過這場大戰,強大的前秦大喪元氣。苻堅逃到洛陽,收拾殘兵敗將,只剩下十幾萬。但是慕容垂的兵力卻絲毫沒受到損失。不出王猛所料,鮮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萇終於背叛了前秦,各自建立了新的國家——後燕和後秦,苻堅本人也被姚萇殺了。
陶淵明不折腰
淝水之戰以後,謝安趁前秦崩潰的時機,派謝玄收復黃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晉孝武帝卻重用他弟弟會稽王司馬道子,竭力排擠謝安,使謝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謝安一死,東晉政權落在昏庸的司馬道子手裡,東晉的朝政就越來越腐敗了。
公元399年,晉安帝在位的時候,會稽郡一帶爆發了孫恩領導的農民起義,過了兩年,起義軍十幾萬逼近建康,東晉王朝出動北府兵,才把起義鎮壓下去。
這時候,東晉的統治集團內部又亂了起來。桓溫的兒子桓玄佔領了長江上游,帶兵攻進建康,廢了晉安帝,自立為帝。過了三四個月,北府兵將領劉裕打敗桓玄,迎晉安帝復位,打那以後,東晉王朝已經名存實亡了。
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裡,在柴桑地方,有一個出名的詩人,名叫陶潛,又叫陶淵明,因為看不慣當時政治腐敗,在家鄉隱居。陶淵明的曾祖父是東晉名將陶侃,雖然做過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淵明一代,家境已經很貧寒了。陶淵明從小喜歡讀書,不想求官,家裡窮得常常揭不開鍋,但他還是照樣讀書做詩,自得其樂。他的家門前有五株柳樹,他給自己起個別號,叫五柳先生。
後來,陶淵明越來越窮了,靠自己耕種田地,也養不活一家老少。親戚朋友勸他出去謀一官半職,他沒有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