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全新思維,冥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討論的六種能力也不是萬能的。資訊時代正向概念時代轉變,左腦主導的思維模式正向右腦主導的思維模式轉變,除了培養邏輯和分析能力之外,我們還要增強文藝才能,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維克多弗蘭克告訴我們的,完美的生活並不是擔驚受怕地去尋找乳酪,而是像走迷宮一樣,過程本身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表達感激之情
心懷感激之情有很多益處。它能增強人們的幸福感,賦予生活更深的意義。正因為如此,馬丁賽裡格曼,我在這章前面部分描述過他的著作,積極倡導“表達謝意的拜訪”(thegratitudevisit)。就像這樣: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曾經對你慷慨解囊、幫助過你但你卻沒有感謝過的一個人,然後寫一封詳細的感謝信給他,具體解釋你為什麼對他心存感激。接著,去拜訪他,把信裡的內容大聲地說出來。賽裡格曼認為,這種禮節是非常有效的。“當你滿懷感激之情進行拜訪時,所有人都會非常感動。”
和越來越多研究積極心理學的學者一樣,賽裡格曼的研究指出,感激是個人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過去某件具體的事心存感激的人,會沉浸於甜蜜的喜悅之中,擺脫痛苦的失望,也會對現狀感到更加滿足。賽裡格曼認為,這種感激拜訪是“增強正面回憶的強烈度、耐久性和頻繁性的一種有效途徑。”
進行感激拜訪的原因之一,是它自身能產生許多動力。感激拜訪的物件通常會想,有哪些人是他們還沒感謝過的。而後他們就會去拜訪,同樣被他們感謝過的人也會去感謝別人。結果就會產生連鎖反應,讓更多人懷有感激之情和滿足感。
這種理念演變出了兩個產物——生日感激清單和每天都表達一次感激之情。生日感激清單很簡單,每年在你生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