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千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三十九章 還活著,醫律,吳千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眶也紅了,不可置信的反問道:“睿王殿下,還......活著?不是,不是說‘失足’溺水身亡了麼?”
憲宗同樣期待的看向通伯,等著他的解釋。
通伯頭點如搗蒜,淚跌出眼眶,哽聲道:“哪裡是失足,是被......沉塘!”
龍承睿,憲宗與沈皇后所生的嫡子,一個非常聰明早慧的神童,三歲封王,這是皇室史無前例的。在憲宗被俘虜,英宗繼位之後,便失足溺水身亡了。
他的死因真相,不,應該說憲宗所有兒子的死因真相,是皇室秘辛,是不足為人道的皇權傾軋下的犧牲品。
通伯深吸了一口氣,這才將龍承睿的沉塘之後的際遇告訴了憲宗。
原來那時候龍承睿真的是被狠心沉入了池塘裡,待撈出來的時候,已經沒有呼吸了。那時候蕭太后的意思是將睿王以皇子身份斂葬了,但恰逢韃靼即將攻入上京城,兵荒馬亂的。便無暇顧及一個過氣皇子的斂葬禮,只全權交由禮部安排。
蕙蘭郡主與辰靖所開的毓秀莊與內務府多有往來,蕙蘭郡主念著與憲宗的兄妹情意。不忍他的骨血死了也無人料理,便買通人將睿王的‘遺體’偷偷運出宮外。
也許是睿王殿下得上天庇佑,命不該絕,‘遺體’透過水車運出宮外的時候,那時候恰好外面正有百姓急急逃命,引起一輪南遷熱潮,水車在坊道上側翻。那一顛,竟然將睿王腹中的溺液顛了出來。
蕙蘭郡主喜出望外,抱著僅有一絲微弱氣息的孩子去求醫。可坊間內所有的大夫都離開了,藥店全部沒有開門,絕望之下,聽一位衣衫襤褸的乞丐老者說起一個土辦法:挖一個土坑。將孩子放進土裡。只露出頭部,讓他在陽光下曬上幾個時辰,或有生還可能!
在沒有醫者救治的情況下,蕙蘭郡主無法,只能將睿王死馬當做活馬醫,結果,奇蹟出現了,孩子活過來了!
蕙蘭郡主卻不敢再在上京城停留。帶著行李箱籠和孩子,與辰靖一道南遷回仙居府去了。
孩子在仙居府慢慢恢復了。可卻是因高燒不斷,記憶全失,變得孤僻冷漠,生人勿近。
蕙蘭郡主為了給他一個安全的身份,與辰靖商議之後,不得不委屈辰靖,將他以辰靖私生子的身份接回府中,對外宣稱是自己的嫡長子,給予他關心寵愛,將他當做自己親身的孩兒來看待。
這一晃眼,便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公孫勇吐出了綿長的一息,笑道:“老通,你說的殿下,就是辰郎君吧?”
憲宗看向通伯,但見他點頭欣慰道:“睿王殿下現在叫辰逸雪,是辰府的長子嫡孫,前年二月初八已經大婚,而今是端肅親王府的世子!”
憲宗的胸腔裡霎時被感動、激越的情緒充斥著,無語凝噎!
他曾如父親一般敬愛的端肅親王,他曾如親妹妹一般愛護的蕙蘭,都不曾拋棄過他啊,默默的,冒著殺頭的危險,護下他最珍愛的那個兒子......
睿兒,他還活著,真好!
“既然殿下還在,陛下大可將殿下尋回來,憑睿王殿下的睿智聰慧,將來定能將大胤朝治理得更加繁華昌盛!”公孫勇有些激動的說道。
憲宗抹了淚,他微微笑了笑,道:“這事不急,先不要對外透露,朕要先跟親王和蕙蘭會晤再作決斷。”
公孫勇和通伯都明白,畢竟親王和蕙蘭郡主是殿下的再生父母,若沒有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護下睿王,憲宗不可能再有機會見到親生骨肉。
且睿王已經忘了過往之事,對憲宗,大略也是沒有記憶的吧,這一時間要接受真相,也是不易的,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啊!
憲宗讓公孫勇和元忠候都退下去,自己一個人努力地平復下情緒後,這才開啟殿門,往未央宮而去。
他要將這個好訊息,告訴珍兒,他們的孩子,還活著,還好好的活著!
......
且說逍遙王龍廷軒一行人,在翌日踏上仙居府渡船,趕回上京城的中途,便看到了沿途貼出來的公告了。
天下大位易主的訊息,整個大胤朝都知道。
他在看到訊息的那一剎那,猶不敢相信。
這怎麼可能?復辟黨兵不血刃,只在他離開的半個多月內就將大胤朝的江山改天換日?
龍廷軒懵了。
他不知道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還能做些什麼,還能怎樣扎掙?
是豁出去來一次魚死網破還是可笑的認命呢?
他十幾年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