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千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八章交易,醫律,吳千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陰山邊關。
憲宗那天和柯子俊見面相認後,並沒有留在陰山,也沒有讓柯子俊上報朝廷,迎他歸朝。
此後接下來的幾個月,每逢初一十五的易市,他都會出現。
而柯子俊從上次韃靼流民鬧事後,初一十五的易市,也會領一小隊人駐守營市。
守備不曉得那兩個獵戶怎麼就入了將軍的眼,三人似乎很是投緣。不過守備倒沒有別的心思,只想著那二人雖是獵戶,身上卻有股子儒雅氣息,或許是以前的富裕人家落了難,才幹起這一行當,說不定是因為這個,將軍才高看了他們一眼。
說起來,那時候憲宗和柯子俊剛相認的那會兒,柯子俊內心是很忐忑的,他在躊躇,若是憲宗要求自己護他回朝,自己該怎麼做?時至今日,他已經完全曉得憲宗的存在對英宗造成的困擾和威脅,就算是親兄弟,在皇權至高無上的權利面前,任何東西都無法與之相較,英宗只願憲宗這輩子永遠都被困在韃靼不得歸才好呢。
所以,他擔心。也矛盾著。
是追隨父親的腳步,對憲宗忠誠到底,還是為了社稷的安定著想。堅決擁護英宗呢?
他整整失眠了半個多月,好在第二次相見的時候。憲宗什麼也沒有要求他,且他從不在陰山城內多逗留,也沒有告訴他日後的打算。似乎他在韃靼的日子,過得並非他想象中的艱難,至少,他的行動是自如的。
韃靼與陰山交界處,這幾個月來,風平浪靜。
帝都這一邊。卻依然是暗潮洶湧。
龍廷軒加入惠王陣營,在朝事上屢屢打壓太子一籌,這讓生性衝動的太子非常氣憤,下了朝,人還沒有進東宮的殿門,便開始破口大罵,說龍廷軒不過是惠王養的一條狗,被人當做槍桿子使而不自知,得意個什麼勁兒?
若是被他們這邊尋到什麼錯處,惠王第一個就將他推來頂罪。在太子看來。龍廷軒這個過慣了逍遙閒散日子的人,那知道怎麼鑽營,他拿出來針對自己的那些所謂的證據。不過是惠王借他的手,利用他來打擊自己罷了,只有這個傻子,還以為終於得人器重,佯裝得似有那麼一回事兒......
太子在殿中咆哮大罵了一頓後,終於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嚷著叫著讓人送酒過去。
太子妃鄭氏從側殿出來,見太子一臉戾氣,忙上前倒了一杯茶。送到太子面前,一面勸著太子息怒。
太子看到鄭氏。便想起上次因為他們鄭家的事情,也在朝堂上受到父皇的呵斥。後來因為秋獵,不盡被叫去崇政殿訓斥了一頓,還將上林苑的指揮使薛清揚給革了職。薛清揚是他的人,他被陛下革職,便等同於他失去了駐守上林苑的那一部分兵力,這讓他大為不滿,想要上書,卻被少師沈仲等人勸住了,只能白吃了這個虧。可他心中到底不平,因而看著鄭氏的眼神也透出一股子陰冷來。
太子將一杯熱茶湯盡數潑在了鄭氏臉上,殿中只聽得鄭氏一聲驚呼,緊接著便是一陣嗚咽。
“殿下,妾身做錯了什麼?”太子妃鄭氏哭著問道。
太子冷哼一聲,看著她厭惡的喝道:“什麼都不會,就知道哭,給本宮滾下去......”
這個時候,殿外有太監低著頭稟報:“殿下,沈大人來了......”
太子妃擦了淚,起身欠了欠身,往內殿而去了。
隨後,便有小太監進來,將瓷裂碎片收拾下去。
沈仲看了眼小太監端出去的碎片,知道太子又發脾氣了,也沒多問,只恭敬的給太子行了禮,隨後大步走到太子對面的圓腰胡床上跽坐下來,將袖袋裡的一封物事遞給太子。
太子不解,見沈仲點點頭,便伸手開啟紙箋。
雪白的宣紙上,沒有隻言片語,唯有中間一枚硃紅印章。
太子倏然睜大眸子,喊了一聲先生。
沈仲點點頭,小聲道:“殿下猜得沒錯!”
這是一枚傳國玉璽的朱印。
“這,先生怎麼得來的?”太子臉色微變。
這百姓們不知道英宗手裡沒有傳國玉璽,但身為太子的他,哪有不曉得的道理?
英宗之所以不殺沐千山,囚著他這些年,便是為了從他口中得到傳國玉璽的下落,可最後他搞出了那麼多事情,也沒有問出個結果來,這少師是從而得來的印章?
“殿下還記得沐千山那個案子麼?”沈仲問道。
太子連一沉,冷笑道:“先生也當我昏聵?”
沈仲笑笑,說道:“沐千山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