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千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一章黃雀,醫律,吳千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謙在來帝都的路上就已經曉得他們二人間的情意,陛下的賜婚旨意,雖然讓他很是興奮,但卻沒有多大的意外。
在他看來,辰郎君將來時要承襲爵位的,是世襲罔替的端肅親王,高貴不可比擬,可不是一般閨閣娘子能匹配得上的,就他這個庶出妹妹生的女兒,能得辰郎君愛慕青睞,倒是她的造化了。
翁氏和顧氏還有府中的其他人,卻個個驚呆了,陛下賜婚,那是何等榮耀?
可是為何不是逍遙王呢?
辰郎君是誰?
怎麼之前在上京城沒有聽說過?
在接到旨意的時候,他們都一臉懵懂,只在劉謙將辰逸雪的身份細細講清楚後,他們才露出訝色。特別是劉謙的兩個女兒,對金子越發是羨慕嫉妒恨。
怎麼天下間的好男兒都被她網羅走了?這女子還真不是一般的好福氣呢!
二人尋思著找個機會,跟金子重新修補好關係,說不定還能沾沾她的喜氣,謀個良配。
金子手中拿著沉甸甸的聖旨,只覺得恍然如夢。
他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在一起了麼?
這一切都是真的麼?
回到雅怡苑,樁媽媽和笑笑、袁青青三人,也激動得抱成了一團,抹起了眼淚。娘子能得償所願嫁得良人,夫人在天之靈,也可以瞑目安息了!
樁媽媽想了半晌,覺得這大好的訊息得馬上通知老爺和阿郎,畢竟金元和金昊欽才是娘子嫡嫡親的骨肉血親,這份榮耀和喜悅,自然是要跟最親近的人分享的。
金子也覺得樁媽媽所言甚是,儘管在過去的十三年裡。他們二人的所作所為讓人心寒,但往事俱已矣,又何必再糾纏著不放。非要分辨出個丁卯來?
依樁媽媽所願,金子親自寫了一封家書回去報喜。陛下雖然賜了婚。但具體婚期還沒有定下來,需要欽天監反覆掐算,才能選得一個最好的佳期。但大婚六禮、互換庚帖這些,都是需要儘早準備的。
桃源縣離帝都路途遙遠,金元和金昊欽作為金子的親人,自然是要來觀禮主持的,或許他們接到家書,即刻啟程趕來上京城。在時間上也只是將將趕得及而已。
劉家人現在可是將金子當成了‘自家’的孩子,自從賜婚的旨意下來,翁氏和顧氏婆媳倆就沒停過,一直忙著給金子置辦嫁妝。這嫁妝豐盛了,那就是代表著他們劉家人臉面,再者,這嫁妝也不是白給的,蕙蘭郡主到時候給的聘禮,焉能少了他們分毫?其實怎麼算呢,他們都不算虧的。既能讓金子對他們劉家心存感激,臉上又有榮光,何樂而不為呢?
端肅親王府亦是許多年未曾辦喜事了。蕙蘭郡主難免有些手忙腳亂,還好她人面廣,認識的權貴夫人也多,紛紛過來幫著拿主意,又請了上京城內有名的好命婆,代表著男方上學士府過奠雁之禮,將男方這邊的聘禮單子送過去讓女方過目,若有異議,可再商議增減。
因大胤朝婚嫁的規矩。大婚之前,男女雙方不得再見面。是而除了上次一道去了毓秀莊看禮服料子外,辰逸雪和金子一直尋不到機會見面。只能彼此隔空思念。
暗衛之間互通訊息的渠道比一般途徑要快得多,身在桃源縣毓秀莊的辰語瞳,聽到大哥哥和瓔珞娘子得陛下賜婚的訊息,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了。本來帝都就是龍廷軒的地盤,放任瓔珞娘子在帝都,她始終有些擔憂,覺得他要暗中使些手段,大哥哥未必能招架得住。不過現在想想,陛下之所以能夠賜婚,少不得是聰明睿智的大哥哥的手筆。
她一個人發了一會兒呆,想著母親定然會送家書回仙居府,祖母年紀大了,估計受不得那舟車勞頓之苦,這婚禮少不得分成兩場。不過在仙居府補辦的婚禮,自然是無法與陛下御賜大婚相較,她還是想親眼去看看大哥哥的盛大婚禮的。
拿定主意後,辰語瞳兀自去了繡房,她決定親自為新人設計大婚禮服,一定要特殊而出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方能配得上大哥哥和瓔珞娘子!
******
陰山邊關。
一襲鎧甲戎裝的柯子俊站在城樓上眺望著遠方,面容冷峻而剛毅,眸光犀利而悠遠。
因陛下擔憂年關陰山再如往年那般動盪,是而柯子俊才剛抵達帝都,匆匆面見了陛下,便被打發來陰山守關。受韃靼那邊的氣候影響,陰山邊關才入冬便已經十分嚴寒。
頭頂的蒼穹一片陰霾,零星的雪點簌簌而落,鎧甲頭盔,長戟大刀,在低沉的暮色中反射著朔朔寒光。
“逍遙王還未回城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