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千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八章引不起圍觀的興趣,醫律,吳千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元邀請龍廷軒進後衙喝茶,龍廷軒沒有拒絕,他其實也對辰逸雪接手調查的這個案子,深感興趣。
龍廷軒目前雖然被聖上委派去處理淮南道那邊的疫情,但他既然擔任按察使一職,自然是有權力過問任何地方的命案案情。
他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意態雍雅的倚在軟榻上,簡單的問了一下關於潘琇案子的進展。
案子前後出現了兩個主動投案的證人,但老漢七叔的證供,無疑推翻了前一個車伕的證詞,產生這樣矛盾的結果,唯一的解釋就是,涉案者,或許不止一個。
金元說得不夠詳盡,金子作為案子的主檢法醫和偵探館的成員,瞭解到的訊息和證據更多。
她環視了堂屋一圈,此刻堂屋中只有龍廷軒、金元、金昊欽、師爺幾人,都是公門之人,遂也不避忌,開口道:“兒目前懷疑的兇手有兩個人,其一是潘亦文,此人雖然道貌岸然,卻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小月的屍體所反映出來的證據直接指向了潘亦文,兒懷疑潘琇也極有可能遭受潘亦文的姦汙。他如此不遺餘力的誣陷江郎君,無非就是想要摘除自己的嫌疑,兒相信老漢七叔就是他找來的偽證人。
其二是淮南道七公子之一的鄭玉。鄭玉是潘亦文的學生,在潘琇出事前的一個月裡,鄭玉和其他六公子常常以拜訪潘亦文為名,出入潘府,而且鄭玉是個出了名的花花公子,據稱,凡是被他看上的娘子,他,沒有一個失手的。潘娘子長得貌美傾城,鄭玉不可能不為所動。更重要的一點就是,潘娘子的屍檢。證明了撞人的馬車並非普通馬車。鄭玉擁有的兩架馬車,兒都曾見過,非常華麗拉風,而其中有一架。無論是構造還是大小,都跟潘娘子屍體上呈現出來的傷痕,基本吻合。兒在想,之前案發後第一次來投案自首,聲稱自己就是肇事者的那個車伕,應該就是鄭玉找來的替死鬼。”
龍廷軒聽得興致勃勃,他幽深如墨的眸子裡笑意明媚,瞟了金元一眼,沉聲道:“三孃的剖析如此到位,相信大人破案之日。指日可待!”
金元戰戰兢兢的應了一聲是。
雖然瓔珞的剖析清晰明瞭,但查案講究的是證據,目前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鄭玉就是撞死潘琇的兇手。之前那個車伕的證詞雖然已經瓔珞的屍檢結果證實是偽證供,但他卻十分嘴硬。任憑怎麼用刑逼問,都咬緊牙關,不肯透露背後的指使者是誰。在未查清楚之前,金元斷然不敢貿貿然去傳喚鄭玉上堂對質的。
鄭玉的身份太過特殊,鄭氏是由來已久的名門大閥,其父鄭幕是淮南道上佐,其母又是縣主。單憑這顯赫的身份背景,金元就得罪不起。
他心裡其實更希望尋不到鄭玉涉案的證據,這樣,他就不必頂著這樣的壓力處理這個案子。
想到案情如此錯綜複雜,金元就不免在心中哀嘆一聲:真是流年不利啊,今年桃源縣竟出了這麼多個影響頗大的命案。這上報到刑部上面,也不曉得會不會被批個管制不嚴,才導致命案頻生。
若是再讓有心人參上一把,那他這輩子就......
龍廷軒似乎看出了金元的心思,將手中的茶盞往几上一放。翹手說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鄭玉雖然是姒喜縣主的兒子,但若案子真與他有關,也要秉公處理,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含糊!”
金元有些惶恐的看著龍廷軒,見他神色冷肅,忙垂眸應道:“下官領命!”
逍遙王這話無疑給了金元一顆定心丸。
因為這話可是逍遙王按察使大人說的,他一個小小縣丞,只能聽從領導的意見行事,有問題,自己找逍遙王問去。
龍廷軒稍坐了片刻,又督促衙門眾人各司其職,將案子儘快調查清楚後,便起身走出後衙。
金子跟龍廷軒一道出了衙門,金昊欽沒有藉口再跟著,只能眼看著他們漸漸淡出自己的視線。
昨天金子順道問了一下龍廷軒來桃源縣的原因,原來是為了淮南府正爆發的那場瘟疫。
朝廷有委派御醫下淮南府,不過疫情的控制不是很好,大牢裡的很多重犯都受感染,已經相繼死亡。疫源到現在還沒有找到,未免引起大規模的疫情爆發,龍廷軒此行是為了請老神醫去淮南道那邊,一起商討治療瘟疫的方法。
其實請醫這樣的事情,高高在上的逍遙王只需要隨便打發一個人過來,拿著他的手諭便可以了,但他卻親自跑了一趟,不是因為他對善名遠揚的老神醫有多麼的尊重,而是因為他實在想念金子。
有關於疫情的事情,他來到桃源縣的第一時間,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