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戰神粟裕,插翅難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月受不住,那就先來3天,說好3天后在哪裡哪裡會合。3天適應了,增加到5天,5天后,再會合。如此一點點累積,從7天、10天一直增加到半個月,漸漸地,一個班長也能帶小部隊外出活動了。
“獨狼”的特性是更為靈活機動,可以不需請示,見到“食”就上,隨時消滅敵人和補充自己。挺進師的各個遊擊小分隊從這裡鑽到那裡,先後打了幾十仗,把當地的一些小股保安團都給幹掉了。
這一番動作,果然讓敵軍坐立不安。龍泉河以北的浙江保安團紛紛南調,準備將在門外“滋事”的挺進師給消滅掉。
1935年4月,當挺進師在齋郎一帶活動時,浙閩保安團及大刀會3000多人,突然從3個方向對挺進師實施分進合擊。
敵軍事先知道挺進師兵力有限,彈藥不多,也無根據地做依託和補充,因此有恃無恐,他們在排兵佈陣時,是先弱後強,計劃先用大刀會衝一下,對挺進師進行擾亂和消耗後,再把主力派上來作戰。
對粟裕來說,對手佔著人數優勢,若是以一打三,還真有些吃力,現在你們要一個個上,巴不得呢。
大刀會以保家防匪為號召,是一個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民團組織。徒眾以大刀和梭鏢作戰,看著武器很原始,但他們在臨陣前念過咒語,喝過符水,上了戰場之後就算前面槍林彈雨,也會一擁而上。那種兇猛而瘋狂的密集衝鋒,膽小一些的,真得被嚇倒坐在地上不可。
幸好粟裕率挺進師已在當地兜了一個月的圈子,早就見識過這種陣勢,也就掌握了對付的法子。
大刀會徒眾之所以表現得跟瘋子一樣,究其原因,還是臨戰前吞食了符水的心理作用。不過這種興奮作用並不能持久。
這樣的話,作戰地形就要有意選擇隘路或水田,同時要用火力阻滯其前進,儘量不讓會徒眾蜂擁撲來。
半天不到,粟裕就把大刀會給整趴下了。
緊接著是浙江保安第一團,這個掛著“第一”名號的保安團還挺驕縱,因為驕縱,他們被粟裕一步步誘進了預設陣地的前沿。
預設陣地的地形自然是挺進師佔便宜。官兵居高臨下,想怎麼打就怎麼打,而保安團1000多號人都擠在一條狹窄山谷裡,兵力根本施展不開,優勢馬上變成了劣勢。
保安團連續發動10餘次衝鋒,全被挺進師給壓了下去,團長也被打斷了手,最終大敗而逃。
第三個輪到的是福建保安第二團,他們上來一看,己方已經敗到一塌糊塗。這還打什麼打,趕緊撤了走人吧。
齋郎一戰,是粟裕挺進閩浙邊的關鍵一仗。這一仗後,保安團開始由攻轉守,龍泉河北面的敵軍兵力十分空虛,粟裕得以成功地開啟進入浙西南的通道。
挺進師的官兵全是江西子弟,要在異地立足,首先必須融入當地,也就是做群眾工作。一開始這很讓人撓頭,聽到紅軍來了,老百姓全都躲進山裡,有時挺進師連一個嚮導都找不到,籌措糧食給養更是困難。
無奈之下,粟裕只好臨時想了個招。他讓偵察員也化裝成逃跑的群眾,滿山滿坡亂跑,一邊跑一邊喊:“紅軍來了!快跑啊!”
村民一聽,果然都從躲藏的地方跑了出來。偵察員便上去攔人,請他們帶路,而且說好不白帶——每帶10里路給1塊銀洋!
浙西南一帶全是貧瘠山區,農民生活非常窮困,對當地人而言,帶路還能得到銀洋,不啻於喜從天降。
藉著帶路的機會,偵察員邊走邊聊,也就把紅軍的正面形象給宣傳了出去,以後一傳十,十傳百,挺進師逐漸在浙西南民眾中贏得了口碑。與此同時,粟裕和他麾下的子弟兵也開始熟悉當地的風俗習慣,甚至能說上一些浙南方言。
未出一個月,一個嶄新的紅色遊擊根據地露出了雛形。
第12節。
孰優孰劣
粟裕進軍浙西南,令國民黨浙江省當局大為震驚。時任浙江省主席的黃紹竑親自到浙西南視察,發現當地有錢人家大多已聞風遠避,而經過齋郎一戰,保安團的力量已相當薄弱,根本不足以抵禦紅軍。
此時,浙江省保安處處長俞濟時被調往漢口,主持保安處的是副處長宣鐵吾。他報告的情況,更是令黃紹竑有心驚肉跳之感。
據宣鐵吾說,浙西南幾縣的縣太爺怕紅軍已經怕到了風聲鶴唳的地步,每天都有許多電報打來告急,好像不得了的樣子。有一座縣城的哨兵槍走了火,縣長一聽,馬上抱頭逃出了城。
黃紹竑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