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7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心疼的問:‘你怎麼了?’

這時,沙勿略用那略帶沙啞的男中音唱道:

‘牧童忽有憂,即厭此山,

而遠望彼山之如美,可雪憂焉。

至彼山,近彼山,近不若遠矣。

牧童、牧童,易居者寧易己乎?

汝何往而能離己乎?

憂樂由心萌,心平隨處樂。

心幻隨處憂,微埃入目,人速疾之。

而爾寬於串心之錐乎?

已外尊己,固不及自得矣,

奚不治本心而永安於故山也?’

歌詞的意思是:‘一個牧童一天突然感到憂傷,他討厭自己所在的山岡,他想他所望見的遠山,一定遠比這座山岡美麗。到那裡去會使一切憂愁煙消雲散。於是他向遠山走去,可當他走近這座山,卻發現它不如遠看那麼漂亮。啊,牧童呀,牧童,你怎能期待改變自己的居住地,就能改變你自己。’

‘假如你走了,你能拋下自我嗎?其實憂傷與歡樂皆由心而發,假如心靈平靜,你會處處幸福,假如心靈遭受紛擾,無處不帶給你憂傷;眼中落一粒沙子,你很快會感到不舒服;你又怎能忽視,那扎入你心中的利錐。假如你的期望超越了自己的能力,你將永遠都不會得到你所期求之物;為什麼不讓自己心靜神寧,在自己所在的山岡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寧靜。’

琴聲悠揚,雖然帶著崑曲的韻味,卻又完全不同於東方的音樂,更具感染力和表達力;歌詞典雅古樸,文采飛揚,讓每個人都沉浸其中、若有所思。隆慶覺著這曲子就是自己心靈的寫照;李妃完全被音樂陶醉,早就滿臉淚水;沈默卻有些失神,暗問自己,會不會像那個牧童,終於走近遠山,卻發現它並不是想象的那麼漂亮?自己那苦苦追尋的目標,真的適合華夏民族嗎?

過了許久,眾人才回過神來,想要喝彩叫好,卻又覺著喝彩忒俗,憋了半天,還是隆慶開口道:“這玩意兒太神了,能甩下大明的樂器一條街,朕看以後用它演奏韶樂得了……”

“……”沈默腦海中登時浮現出,皇帝大婚時,丹陛上不再擺著編鐘、編磬,而是改成鋼琴,一起手就是‘當、當……當、當……’的‘婚禮進行曲’,登時一腦門子黑線,使勁咽口吐沫道:“這個恐怕不行……”

隆慶也只是隨口說說,很快就轉移注意力道:“剛才你唱的這歌,是誰寫的?”

“是微臣作曲填詞。”沙勿略趕緊起身回話道:“一共有八首,合稱《西琴八曲》,方才所奏是其中一首,名叫《牧童遊山》。”

聽說這如此富有中國意境的歌曲,居然是這泰西人所作,隆慶徹底服了,連聲道:“非我大明出才子!”

沈默這時也回過味來,原來這不是單純的音樂,而是帶有宗教意味的樂曲……其用意是以時間的易逝,和生命的短暫來喚起人們的宗教情感。這沙勿略果然是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傳播天主教,但傳播之巧妙,與中國文化之巧妙對接,又讓他不得不讚嘆。

隆慶還記得李妃的囑託,便對沙勿略道:“朕想派樂工向你學習這些西洋樂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以帝王之尊,能對人尊敬有加,這是這位皇帝身上,很動人的一點。

“微臣願意為皇上效勞。”沙勿略一口答應下來。

“還有你進獻的自鳴鐘,朕也十分喜歡。”隆慶又道:“但那個大自鳴鐘,宮中無人會操作,還得你來指導一番。”在沙勿略所進獻的貢品中,最令皇帝感興趣的就是那些自鳴鐘,其中最大的一臺,足足有七尺多高,運進宮裡時,還沒有除錯好,不走也不響。皇帝命太監去修,但其原理與那些小鐘表完全不同,太監們也束手無策。

面對皇帝的要求,沙勿略自然無不應允,還說要操作維護起來並不難,兩三天就可以學會。於是隆慶命令他立即進行除錯,並派身邊最有學問的太監——馮保,帶著欽天監的四名太監去參觀學習鐘錶技術,並讓他們三天內將大鐘修好。

在以後的三天裡,沙勿略不分晝夜地給太監們,解釋自鳴鐘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想方設法造出漢語裡還沒有的詞語,使太監們能夠理解他的講解。馮保等人學習也很刻苦,為了防止出差錯,他們一字不落地把沙勿略的解說記錄下來,幫助記憶自鳴鐘的內部構造,以便將來獨立地進行除錯。

三天還沒有到,隆慶皇帝就迫不及待地來瞧那大鐘,當他看著指標有力的勻速走動,發出‘嘀嘀嗒嗒’的聲音,皇帝非常高興,狠狠的誇獎馮保等人一番,並要賞賜沙勿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