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3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恐後推了回來。
焦英見那運水車,車廂長六尺,寬四尺有餘,高三尺,因為本就是內廷用來裝水、防火的,因為設計巧妙,使用方便,此次皇帝出征,便盡數呼叫,不僅用來裝載清水,還用來裝別的東西……大多是大太監們藉機搜刮來的土特之物……
一共有八百輛之多,因為原本是用來裝水的,密封性自然不必考慮,更難得的是,這些車廂都是制式的,長寬高完全一樣,而且上面還有蓋兒,無疑大大減少施工難度,不由大喜道:“真是些好東西,這就下水安裝吧!”
“不!”沈默在決定架設浮橋後,早就在大腦中反覆推敲,統籌計算,儘量找出最省時的步驟,這也算是他的過人之處吧。
沈默的架橋方法是這樣的,先在漢江岸邊,把四個車廂聯成一段浮橋單元,然後銜尾徐行江中,組拼成橋。這樣能使眾多的人員同時操作,大量作業在江岸進行,自然大大的提高效率,加快速度。
為了減少江流對橋中段的衝擊力,沈默還讓徐琨取來了重三、四十斤的鐵坨子,系入江中,權當下錨了,這些寶貴經驗,都是跟精通此道的俞大猷閒聊時學到的,想不到此時有了用武之地。
他的指令雖多,但有條不紊,在焦英的配合下,可以讓每個參與其中的人,清楚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加上不計成本的金錢刺激,江南邊變成了熱火朝天的工地,人們齊心協力,要創造一個奇蹟。
但就在這一片人聲鼎沸之中,沈默聽到突然身後一片混亂,急忙上馬觀看,便見大營中已經炸了鍋,人們慌亂的叫喊著,奔跑著,完全沒有組織,往哪個方向去的都有,徹底亂了套!
顯然上游開始決堤了,超量的江水轉眼漫過原先的河道,往下游奔流而來,只是沈默他們所處的江岸邊地勢高,反而還沒感覺到。
沈默看著還差三分之一才完工的浮橋,沉聲對焦英道:“爵爺,這裡就託付你了,記住一條原則,橋沒架好之前,任何人不得透過,有膽敢亂來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