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2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口,高拱還能說什麼?他把袖中成了笑柄的‘遺詔’捏碎,重重磕頭道:“臣等聆聽聖囑!”

馮保趨前一步,將早在手中拿好的一卷黃綾揭帖開啟,清清嗓子喊道:

“請皇太子朱翊鈞接旨。”

陡遭變故,朱翊鈞已經懵了,他滿心都放在父皇身上,對馮保的聲音置若罔聞。李貴妃輕輕推了他一把,他這才醒悟,從御榻後頭走出來,面對隆慶皇帝跪下。

馮保便長聲念道:“遺詔,與皇太子:朕不豫,皇帝你做。一應禮儀自有禮部題請而行。你要依諸位輔臣,並司禮監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怠荒,保守帝業……”

念罷,馮保將那軸黃綾揭帖捲起紮好,恭恭敬敬遞到朱翊鈞手上。朱翊鈞木然向父皇磕了頭,便靠在李貴妃身邊飲泣起來……好不悽慘的孤兒寡母形象。

爾後,馮保又拿出另一軸黃綾揭帖,卻不專對著高拱,而是面向所有大學士道:“此乃皇上給內閣的遺詔,請四位一起聽旨。”

四位長跪在地的閣臣,一齊挺腰肅容來聽,馮保有些快意的掃了他們一眼,便趕緊收斂住得意,拉長聲念道:“朕嗣祖宗大統,今方六年,偶得此疾,遽不能起,有負先皇付託。東宮幼小,朕今付之卿等同司禮監協心輔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圖,卿等功在社稷,萬世不泯……”

聽到馮保的唸叨,四位大學士全都一個表情,震驚,除了震驚還是震驚!

對國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太祖皇帝朱元璋,當年對宦官干政最為痛恨,早就立下過規矩,絕對不許宦官干政!他的不肖子孫雖然未能堅守,但是公然委託太監顧命、輔佐皇帝的事情,卻是從來沒有過的……

這是要讓宦官干政變成國策啊!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高拱,都認為他下一刻會暴起質問,絕對不會接旨!

然而他們看到了,一個與平時絕不相同的高拱,不再是那個有所忤,觸之立碎的高鬍子,而只是一個悲痛欲絕的老人……

馮保心中惴惴的讀罷,便把那遺詔雙手遞給高拱,高拱果然沒有不接,只是伏在隆慶床前痛哭道:“東宮雖幼,祖宗法度有在,臣等竭盡忠力輔佐。東宮若有什麼難題,臣不惜死也要排除。望皇上勿以後事為憂……”

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遺詔上時,只有高拱,把全部心神都放在皇帝身上,他不想讓皇帝在彌留之際,還看到外臣與後宮的爭執。在他心裡,沒有什麼比讓皇帝放心得走更重要的事情,至於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後放,日子還長著呢,還怕死太監翻了天?

高閣老且奏且哭,泣不成聲,勉強說完,便放聲號啕,引得一旁的皇后、貴妃也失聲痛哭。馮保見不是事,使個眼色,兩名小太監慌忙扶起高閣老,然後他把‘遺詔’遞給沈默道:“沈閣老,您接旨吧?”

“……”沈默看看他,剛要說話,身後卻響起一個不大的聲音道:“敢問馮公公,為何是您宣旨,孟和孟公公去了哪裡?”馮保瞳孔一縮,抬頭望去,便見是後到的高儀。這位高閣老正在病中,從乾清門拄著手杖進來,便已是氣喘吁吁,但他還是一臉審視的望著馮保道:“兩道遺詔都提到司禮監,他這個掌印太監為何不在此領命?”

馮保心中大罵,連高鬍子都不說什麼,你這快病死的老狗多什麼嘴?但面上還得壓著怒氣,語氣盡量平和道:“孟公公悲傷過度,已經昏厥過去了,咱家是司禮監首席秉筆,有我在也是一樣。”

“秉筆畢竟不是掌印,孟和不來這裡聽詔,不合規矩……”高儀緩緩道。

第八七五章 奇怪的沉默(上)

高儀的聲音雖然虛弱,但在李貴妃和馮保聽來,卻分明是在質疑他們宣讀遺詔的合法性。然而在沒有把孟和徹底降服之前,是萬萬不能放出來的,否則讓他胡說一句,就能要了他們的老命。

然而他們早就防備著高拱會拿孟和不在場說事兒,也商量好了對策,現在雖然高拱換成了高儀,但依然照方抓藥就是了。只見李貴妃眼圈一紅,一下撲到隆慶皇帝身上,涕淚橫流地哭訴起來:“皇上啊皇上,你醒醒啊,不能就這樣丟下我們孤兒寡母,可讓我們怎麼活啊!”這口氣怎麼聽都像是,孤兒寡母受人欺侮的感覺。

許受了這哭聲的驚擾,隆慶皇帝突然身子一挺,兩手起來亂抓,嚇得李貴妃一聲尖叫,一屁股坐在地上,馮保腿一軟,就跪在地上,牙根直打顫。這要是皇帝一醒了,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抄九族啊!

緊接著,便聽隆慶喉嚨裡一片痰響,臉色憋得發紫,然後直挺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