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7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合格率。

中國人本身就是聰明無比,只要師傅領進門,很快就可以超越老師傅……大明的工匠畢竟有天朝上國的驕傲,豈能容忍被西夷人處處壓一頭?挖空心思也要造出,比歐洲人更好的槍來。雖然因為基礎科學薄弱,一時也不可能在結構上有什麼革命性創新,但不妨礙他們從別處想辦法。只要能提高射速和精確度,管它是用什麼法子了。

很快他們便發現,最容易改進的地方,就是繁瑣的裝填過程了。先看歐洲火繩槍兵每開一槍的步驟來說。首先,每個士兵的腰間都有一條彈藥袋,上面掛著一排銅製的小金屬瓶,每一個小瓶裡面正好裝了一回射擊時用的火藥,這樣可以避免戰場緊張,用錯藥量。另外還有個皮袋子,裝著鉛製的彈丸,以及一個尖嘴的鐵皮盒,裡面裝著發射藥。

預備射擊時,先將火槍槍口朝上立起來,用鐵皮盒向引藥倉中,注入用於一回射擊的火藥,合上引藥鍋蓋。然後擰開裝發射藥的小瓶,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再將彈丸送進去。用槍通條插入槍膛,搗實彈丸和發射藥,聽到‘咔咔’的聲響就知道彈丸被固定住了。

這時,再把點燃的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由於此時引藥鍋蓋是關上的,所以不用擔心火繩的火星引燃引藥造成走火。便可以在瞄準後扣動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引藥鍋蓋開啟,引藥點燃發射藥,彈丸發射……

顯然,如果能把彈丸、火藥、發射藥整合在一起,便可大大簡化步驟。而這對大明的工匠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在發明‘連子銃’時,他們就用紙筒裝過火藥,所以很自然的便想到了這上面。很快,工匠們就研製出了紙筒彈藥……具體的製法是,先用標準細銅管作為卷彈殼的芯子,然後抽出銅管,在彈殼中裝入定量火藥,壓好彈丸,兩段卷捻封口,並把彈丸和火藥之間,用線紮緊。這樣,分別加入彈丸和火藥的動作,便被合二為一,而且因為已經事先定裝,所以用槍通條可以一次就把彈丸送到位,耗時自然大減。

對於這個創意,那位沈默派人從伊比利亞半島綁架來,又給予王公般待遇,早就樂不思蜀了的原皇家首席軍械師、現兵工總廠總監腓力科斯,是予以嗤之以鼻的,因為早在十幾年前,歐洲就有人使用紙或亞麻布彈殼了,但是很快就被棄用。因為包裹火藥的彈殼難以充分燃燒,會堵塞槍膛,影響下次裝填。更嚴重的是,前端的彈丸包裹在紙殼中,很容易造成卡殼,這些問題無法解決,這種美好的設想就無法變為現實。

但這難不倒有七百年製作煙花爆竹經驗的大明工匠,他們早就知道,硝石和綠礬乾餾後的氣體溶於水後,把宣紙放入其中,便可到一種瞬間燃燒,不留灰燼的‘火紙’,在製作高階煙花時經常採用,可以製造華麗而驚人的效果。隆慶元年為皇帝制作鰲山燈時,他們還生產過一批,便拿來試用,效果果然極佳。

紙殼燃燒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但還有個卡殼的問題,工匠們實驗了很多種方法,最後用豬油牛油塗在單筒外,便也克服了這個難題,而且因為有了油脂潤滑,彈藥入膛也明顯順暢多了。演示之後,那位驕傲的腓力總監,在欣喜若狂之餘,向一年前還是他眼裡‘門外漢’的中國工匠,連連致歉,表示再也不會小瞧中國人的智慧了。

大受鼓舞的工匠們再接再厲,又將紙筒彈藥進一步改進,將發射藥用火紙包好,粘在彈殼尾部。這樣預備發射時,只需要一下,就可以把彈丸、火藥、發射藥全拿在手中,然後將彈殼尾部插在發火池……也就是火繩槍的引藥鍋上,輕輕一掰,就可以使發火藥和彈殼分離,然後將彈殼用通條送入槍管中,便可以擊發了。

燧發槍的射速,本身就比火繩槍提高了一倍;使用這種紙殼子彈的燧發槍兵,更是可以達到每分鐘三到四發射速,這使他們能夠打出足夠密集的彈雨,即使面對騎兵的衝鋒也不再是軟弱無力的了。少數精英射手,甚至可以打出五發的成績,這讓見慣了火繩槍的龜速的沈默頓時驚為天人,立刻將那幾名士兵提升為射擊教官,享受千總待遇……如果沈默軍事知識豐富一點的話,他就會知道,後來同樣採用燧發槍、紙殼彈的普魯士士兵,合格標準就是每分鐘五發。

“這種隆慶式步槍,是將燧石夾在彈簧擊錘上,扣動扳機時,彈簧突然鬆開擊錘,撞擊火藥池上的金屬蓋片,撞擊的同時開啟火藥池上的蓋片,併產生火花,點燃火藥池中的引火藥,從而將彈丸射出。”吳兌操起一把步槍,帶著眾位將領來到戶外,熟練的操演起來道:“顯然,這要比鳥銃可靠得多。除了射速快之外,它最重要的優點,是平均一百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