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之道,獨此一路。北宋郟僑道:‘吳松古江,故道深廣,可敵千浦’。地方誌載唐時河口闊達二十里,北宋時尚闊九里,元代國初最狹處猶廣二里!
果然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沈默怎麼也想不到,偌大太湖唯一宣洩之道,竟然如此狹窄,幾成溝壑!!
“這下可如何是好?”眾人也是面面相覷,雖然生於斯長於斯,可他們也就是對蘇州城附近了若指掌,稍微下游一點便兩眼抓瞎,還有人問道:“這是到哪兒了?”
“崑山縣境內。”一個蒼涼的聲音響起,將眾人的目光全都引過去。一看,是蘇州推官歸有光。
只見他雙手撐著欄杆,目光中含著淚花道:“大人,當初您問我是哪兒的人,我說是嘉定。其實嘉定只是屬下全家的寓居之所,這裡才是我的家鄉,我的生長之地。”
“呵呵,是嗎?”沈默笑問道:“為什麼不在崑山住了呢?”其實他對歸有光的突兀插言有些不快,但憑著兩人的融洽關係,該力挺時還是要挺他的。
便聽歸有光道:“嘉靖二十一年,太湖大水,整個崑山都被淹了,災後瘟疫橫行,十室九空,待不下去了,只好背井離鄉,到嘉定避難。這些年,年年洪峰,崑山年年險情不斷,寒家只好一直在嘉定住下去了。”
沈默問眾人道:“別的縣也這樣嗎?”
眾人黯然點頭道:“太湖之廣三萬六千頃,入海之道,獨此一路,每逢雨季,湖水高漲,宣洩而下,包括蘇州城在內的府縣,大都被淹,幾乎是年年如此,崑山低窪,更是遭災嚴重,所以才有‘叫花崑山’之說。”
看看狹窄的河面,沈默輕聲問道:“這與河道變窄有關係嗎?”
“就是吳淞江的原因!”歸有光沉聲道:“蘇州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