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4部分,重生之衙內,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現在需要柳俊操心的,只剩下這最後五個經濟欠發達的城市了。
原南市那邊,吳興平已經向柳俊做出保證,一定會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任務。原南市的造紙企業,經過清理整頓,原有的五十七家造紙廠,合併成為十二家,環保措施全部達標,已經開始了正式的營運。速豐林的種植,也提上了議事日程,不久之後便可付諸實施。而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工作,也有條不紊地展開著,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逐漸產生效益。原南市在改善環境汙染的同時,財政狀況也正在逐步好轉,擺脫了困境。
經此一役,吳興平一舉在原南市樹立了巨大的威望,再也沒有幹部私下議論他是“瞎折騰”的書記。而且因為本土幹部被大批交流,原南市的幹部隊伍構成,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先那種數十年“恩怨糾葛”的情況,一去不返。由於大批省直單位和外市幹部的調入,給原南市的官場帶來了新風氣。尤其是省直單位交流過去的幹部,很多都受了柳俊“勤政建設”的影響,工作效率之高,遠非原南本土幹部可比。一直嶄新的幹部隊伍,正在落後的原南地區建設起來。
原南市的管理團隊,正在發生質的變化。
間接的,在許多幹部心目中,A省著名的兩大經濟建設強人柳俊和汪國釗之間,也已經分出了高下。汪國釗曾經親自擔任過原南市委書記,原南市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河流依舊汙染,幹部隊伍依舊勾心鬥角,矛盾重重。而柳俊只是指點了吳興平幾招,原南市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照此運作下去,原南市擺脫落後地區的“帽子”步入快車道指日可待,“人口大市轉變為經濟強市”的目標,再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了。
另一個老大難城市安豐市,也在迅速的變化著。
其實安豐市變成老大難,是很多幹部始料未及的。洪天敬主政安豐的時候,安豐十分的風光,外表光鮮得很。不時有經濟建設的“奇蹟”和黨務建設的“經驗”出現在各級媒體之上,安豐儼然是A省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直到洪天敬倒臺,經過仔細清查,安豐市的底細才清清楚楚地呈現在大家眼前。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千瘡百孔!
安豐市就好像是個從裡面壞了的西瓜,個頭很大,外表油亮光鮮,切開來看,裡面全爛透了。財政赤字驚人,竟然更在經濟常年墊底的丹陽市之上。而各種漏洞也是到處都有,堵不勝堵。
王良旭擔任常務副市長之後,工作上得到了市委書記許雲暉和市長王淦的大力支援,第一件事就是揭開了安豐市的蓋子。藉助省裡查辦洪天敬的“大勢”放開手腳開始清理安豐市的幹部隊伍和財政積弊。清查越深入,情況就越驚人。
最後,許雲暉王淦領銜,以安豐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向省委省政府遞交了一個報告,實事求是地反映了安豐市的真實情況。
而王良旭覲見柳俊之時,話語更是說得明白,最少需要三年時間,安豐市才能緩過勁來。而且這三年裡,還不能出任何大的紕漏,需要全市幹部,上下一致,齊心協力。省政府也需要加大對安豐市的財政支援,不然,安豐很難振作起來。
這一回,劉飛鵬採取了主動。將洪天敬和安豐市作為典型案例,組織了一批筆桿子寫了個專門的材料,還拍成了電視短片,在全省進行巡迴教育,讓全省幹部都從洪天敬案中汲取教訓。
應該說,劉飛鵬作為省委書記,採取這樣的措施,算是本職工作。但是實際的問題,還是需要柳俊這個主管經濟建設的省長來解決。
檯面上的風頭,就由得劉書記去出吧。
柳俊也不是很在意這個。有些成績能爭,有些就不能爭。官場有官場的規則。
柳俊只同意由省財政支付安豐市棚戶區改造的資金,其他的“重建資金”要由安豐市自己想辦法。不管怎麼說,安豐畢竟是個資源大市,只要管理好了,還是由辦法可想的。至少會比原南市和丹陽市這些地區要強一點。
王良旭也沒有過多的“蘑菇”柳俊,只向他提了一個要求,安豐市完全按照宋都市的模式運作,將礦山資源全部收歸國有,這一點,省政府必須無條件的支援他。
照說王良旭只是常務副市長,這樣的話,輪不到他說。但他在柳俊面前堂而皇之地提了出來,自己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柳俊也覺得理所當然。
安豐市委書記許雲暉,至今還兼任著省政府秘書長的職務,而且加上許雲暉的年齡因素,擺明了就是個過渡人物。指望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