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天真之見,花與劍與法蘭西,匂宮出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夠拿去鎮壓起義的民眾(日俄戰爭後的俄國正是如此),而全面戰爭卻使得軍官的主體從貴族變成了平民——也就是說,這些王朝滅亡,不僅是因為戰敗,而且還因為軍隊實際上已經不在貴族手中,無法充當鎮壓國內革命的工具了。

於是,情況倒也十分明顯了,對一個帝國來說,全面戰爭就意味著軍隊——階級統治的最有力的工具——從上層階級旁落到到平民手中,如果打贏了,那麼還有希望用戰爭紅利來舒緩國內壓力,然後透過主導戰後的軍隊復原工作,重新讓貴族在軍官當中佔據主導地位;如果打敗了,那麼帝國和它的貴族統治就註定要在平民起義當中灰飛煙滅,根本無法使用武力鎮壓。

從這個角度來看,一旦開始全面擴軍打總體戰,帝國就只有戰勝和滅亡兩條路可走了。

所以說,貴族中有遠見的人,考慮全面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強力擴大軍隊規模這個問題時會像德-羅特列克一樣考慮才是正常的——倒不如說夏爾本人的想法有些異常。

對於他們來說,寧可割地賠款給普魯士然後血洗巴黎鎮壓巴黎公社,也不願意讓平民得勢。

直到第三共和國時代,在挫敗了陸軍的復辟陰謀之後,共和派才得以能夠改造軍隊,然後透過二年制普遍兵役制和不斷擴大平民軍官數量等辦法,最終將法國陸軍變成了所謂的“國民的軍隊”,充分實現了真正意義上全面戰爭——以不到4000萬人口保持80萬常備軍,並且在戰爭當中動員了800萬人。

那麼問題來了,對我來說,是“民族的軍隊”更好,還是“國民的軍隊”更好呢?

夏爾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現在繼續說服工作顯然沒有意義,所以夏爾轉移開了話題,開始了真正的閒聊。

已經是下午時分了,日影越來越長,金色的夕陽透窗而入,將整個房子都染上了一層虛幻的色彩。兩個人的午茶也到了尾聲。

“嗯,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閒談。”羅特列克子爵站了起來。

“那麼,再見,德-特雷維爾先生。”

“再見。”夏爾點了點頭。

這個人確實足夠聰明,也有遠見卓識,雖然是個貴族統治論者。如果能夠引以為臂助的話,那就太好了。

看著對方離去的瘦削的背影,夏爾心想。(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怮

秋暝

天武霸尊

十九道

漢末沉浮記

何子易